葡萄牙第乌海战简介:葡萄牙人掌握了印度洋的制海权( 二 )


堂·弗朗西斯哥·德·阿尔梅达总督指挥着18只船 , 大约1800葡萄牙士兵和400个科钦的土著兵 。对方是埃及和古加拉联合舰队 , 有100条船 , 但是大船只有12条 , 其他都是只有弓箭手的单桅帆船 。内容来自br />
葡萄牙第乌海战简介:葡萄牙人掌握了印度洋的制海权
文章图片
联军侦察到葡萄牙军从科钦北上而来 , 因为害怕他们的技术优势 , 所以准备依靠第乌要塞的岸炮来进行作战 , 他们在港里抛锚等待葡萄牙军的进攻 。br />
葡萄军有5条大卡拉克帆船 , 4条小卡拉克帆船 , 6条卡拉维尔帆船和3条其他小船 。葡萄军不论炮火还是步兵都有优势:火炮口径大 , 炮手熟练 , 船只更耐打,卡瑞克帆船的改良更为海上战争来带来了新元素 , 海上战争不再单是两船间短兵相接及弓箭互发的模式 , 而转变为更具威力的炮战 , 亦引伸出后来战列舰的形成 。它能抵受来自体型较小船只的攻击 。今日新鲜事br />船上的四桅上 , 挂有三角帆及横帆 , 这足够提供动力令船只航行速度增加 。卡拉克帆船具备的多层甲板可以安放重型火炮 , 亦便于发射并排的侧舷火炮 , 增加船只威力 。[985424.com]
第乌要塞的岸炮射程不如他们 , 因此无法造成任何威胁 。步兵不但装备精良 , 善于射击 , 还可以非常熟练的投掷榴弹 。葡萄牙的船只是为了在大西洋航行而造 , 抗浪性能优良 。今日新鲜事br />战斗一开始 , 穆斯林战船还准备按照传统战术 , 撞击并靠拢敌舰 , 将围系白头巾、手持月牙大刀的勇士送上敌舰展开肉搏时 , 葡萄牙舰队的大炮在100码之外就把他们击沉了 。内容来自br />
阿拉伯联军的排浆船和单桅帆船既没有火炮 , 弓箭的射程和威力也小的可怜 。并且当他们接上舷后才发现 , 对方船舷太高导致士兵爬不上去 , 结果被士兵以火器打得七零八落 。www./font>
第乌海战结果 今日新鲜事br />最后葡萄牙人以少胜多 , 以18艘船、1800多人的兵力打败了阿拉伯人和印度人的联合舰队 。而自己几乎没有任何损失 。https://www./font>
联合舰队的失败除船只性能落后和训练不足外 ,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内部不和 , 由于印度人中有人私通葡萄牙 , 断绝了埃及军队的供应 , 以至埃及军队愤而离去 , 最终导致了联合舰队的分裂 。br />第乌海战的意义是什么? www.br />此战的战略意义可以同勒班陀海战 , 阿布基尔海战 , 特拉法尔加海战和对马海战相提并论 , 虽然规模无法与之相比 。内容来自/font>
它标志着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对抗从地中海地区发展到了印度洋地区 , 而印度洋是当时国际贸易的决定性竞技场 。copyright br />第乌海战使葡萄牙人掌握了印度洋的制海权 , 控制了印度洋地区关键的贸易口岸和沿海地区 , 如蒙巴萨、索科特拉、荷母兹、果阿、锡兰和马六甲 , 开始称霸印度洋 。而由于印度洋控制权的丧失 , 使穆斯林世界的经济受到严重影响而转衰 , 也成了当时最大的阿拉伯国家埃及马木留克王朝灭亡的直接原因 。copyright br />更为重要的是 , 在陆地上很难对付的土耳其人 , 在海洋上却无法与欧洲人有效地对抗 。随着被赶出印度洋 , 土耳其人的侧翼受到了欧洲人的直接威胁 , 从而形成在陆地上欧洲人的防守和在海洋上的欧洲人的大迂回、大包围的态势 。今日新鲜事br />更为严重的影响是在经济上香料贸易控制权的易手 , 沉重打击了穆斯林而欧洲获益极大 。后来阿尔梅达在回国途中死于与南非土人霍顿督人的冲突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