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最盛行的诗篇风格,是如何一步步发生演变的?( 二 )


随后李白便写到“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他以逐臣自比,笑叹自己潦倒的一生,至此唐朝彻底衰颓 。www.br />
李白虽经历安史之乱,可他大半生都生活在盛唐,相比于李白,杜甫则是真正地经历了由盛转衰的局面 。copyright br />
他生于公元712年,幼时生活还算畅快,可他三十二岁时便发生了安史之乱 。杜甫幼时也曾寄情山水,写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一千古名句,他生于官宦世家,最大的心愿便是入朝为官,辅佐皇帝,报效国家 。br />
唐朝时期,最盛行的诗篇风格,是如何一步步发生演变的?
文章图片
https://www.br />
元宝中后期,杜甫被困于长安,在此期间,他感叹唐玄宗沉溺美色,痛斥李林甫把控朝政,羞辱杨国忠这一无耻小人,写下《马车行》“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 https://www.br />用尖锐刻薄的语言讽刺时政,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的消息虽还未传到宫里,可长安城内人人自危,城内一片沉寂,杜甫写下《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尖锐地嘲讽当政者 。/font>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对唐玄宗彻底失望,便想去投靠唐肃宗,却不幸在路上被乱军逮捕 。杜甫看着凋零的山河,听着叛军叫嚣的声音,内心惆怅无比 。在此期间他写下《春望》,直言“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https://www.br />杜甫逃出后做了左拾遗,他本以为自己终于有机会为国效力,可现实又给他迎头一棒,为官期间,杜甫处处被排挤 。在这内忧外患之际,竟还有这般小人行径,思量至此,杜甫对这个国家彻底失望,无奈之下,他只能弃官而逃 。copyright br />弃官之后,杜甫生活越来越窘迫,在逃难期间,他又写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985424.com]
杜甫这首诗不仅写出了自己的生活环境,也让我们联想出当时社会下,底层百姓生活之苦,纵使在这样的环境下,杜甫仍然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985424.com]
由他这句诗,我们便能知晓,唐朝缺的不是文人志士,而是能赏识他们的为政者 。https://www.br />
唐朝时期,最盛行的诗篇风格,是如何一步步发生演变的?
文章图片
https://www.br />杜甫与李白皆是怀才不遇之人,两位文豪尚且不被重用,何况是寒门子弟? https://www.br />两人作诗的灵感皆源于现实,两人迥异的写作风格,侧面衬托出安史之乱带给唐朝的影响,两人的诗仿佛百姓的心境,从盛唐时的欢呼雀跃,一路衰为颓然之气 。混乱的时代成就了杜甫这位忧国忧民的诗人,给诗坛注入了不一样的色彩,可却也斩断了百姓心中的希望 。内容来自br />幼年的杜甫也曾像李白一样寄情山水,可晚年的他却始终学不会李白的洒脱,由此可见,时代转变对人心,对人诗风的影响 。内容来自br />
试想,若杜甫生于和平盛世,他是否还会写出如此悲壮的诗词? [985424.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www.br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