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过度包装“盒”去何从?( 二 )


多管齐下祛“虚火”
遏制“包装上的浪费”
受访专家认为,随着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过度包装的虚火终将退去,商家应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包装浪费,让轻包装、简包装、包装材料循环利用成为社会新风尚。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涂龙峰建议,一方面,商家可以从包装方式、包装材料等方向寻找突破,在维持消费者惊喜感的同时,尽可能降低包装成本,创造大批量生产的可能,促进行业良性竞争;另一方面,应倡导消费者养成厉行节约的消费理念,提升环保意识,抵制过度追求外包装的浮夸风气,助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江西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秘书长辜志明认为,近年来,国家标准委陆续制定出台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通则》《绿色包装评价方法与准则》等十余项国家标准,但由于缺乏具体法律条文支撑,没有明确罚则,相关标准并未真正落到实处,期待有关部门加快完善立法,建立处罚机制,加强监管力度,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 商家|过度包装“盒”去何从?】此外,有专家认为,由于目前产品包装材料仅有少量的瓦楞纸板、易拉罐、玻璃啤酒瓶等可回收,大量的包装废弃物还是被填埋、焚烧处理,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亟待建立包装循环机制,有效回收利用包装废弃物,改善过度包装现象。与此同时,专家建议,政府部门可以从税收政策和产业准入政策入手,鼓励一般商品的“无包装”和高档消费品的“简单包装”,促进包装无害于生态环境、人体健康并可循环或再生利用。
据新华网
来源:兰州晚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