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正值强盛时期,兵力充沛,为何大非川之战失败了?

说到大非川之战,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copyright br />
公元670年,唐朝为了与吐蕃争夺土地,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大非川之战 。在此战之前,唐朝凭借着精锐的部队,四处征战,无一失败,先是一统汉地,后又平定边患,四海之内无人不服,然而,这样的光辉战绩却被一个小小吐蕃终结了 。此时的唐朝正值强盛时期,兵力充沛,而且此战还有名将薛仁贵压阵,怎么看都没有失败的可能性,为什么结果却如此出人意料呢? 今日新鲜事br />


唐朝正值强盛时期,兵力充沛,为何大非川之战失败了?
文章图片
大非川之战的过程 今日新鲜事br />大非川之战并不是唐朝先挑起来的,而是吐蕃大军对西域进行了大规模的入侵,龟兹、疏勒、于阗、焉耆四镇皆被攻占,导致唐朝直接失去了对于西域的管辖权 。大唐原本顾念文成公主进藏和亲之举,不愿对吐蕃使用武力,但现在也不得不出兵了 。[985424.com]
于是,刚刚降服了高句丽的大将薛仁贵再度被皇帝委以重任,担任军队的大总管一职,与副总管郭待封、阿史那道真一同率大唐数万士兵,立志打击吐蕃气焰,夺回西域土地 。https://www./font>
此次出征,唐军可谓是势在必得,他们将吐蕃首都“逻娑”作为出师之名,似乎是在告诉敌人,我们不但要光复失地,更要降服你们整个国度 。如此强大的气势,振奋了每一个士兵,整个队伍都踌躇满志,准备打一场为国增光的胜仗 。copyright br />而吐蕃大军那一方面,虽然不如唐军这么气焰嚣张,但也同样为战争做了充足的准备,吐蕃首领任命本国第一名将噶尔·钦陵赞卓驻守河源地区,一方面对边界加强防守,一方面也在想方设法的向东部继续扩张 。https://www.br />

唐朝正值强盛时期,兵力充沛,为何大非川之战失败了?
文章图片
由此可见,这场战役实际上并不像唐军所想象的那么简单,两方或许称不上是势均力敌,但也绝对没有到实力悬殊的地步,而事实也证明,赢得这场战役绝非易事 。在河口一带,双方展开了第一次交锋,薛仁贵率兵直入,吐蕃大军没做好准备,慌忙逃窜,伤亡甚重,唐军旗开得胜,大大鼓舞了士气 。[985424.com]
但从此之后,由于副总管郭待封的失误,五千后援军队全军覆没,辎重粮草损失惨重,薛仁贵被迫退军驻守大非川 。没有了地形的保护,又没有后援军的支持,更无粮草供应,薛仁贵的军队很快在大非川被吐蕃一举攻破,惨败收场 。https://www.br />唐军失败的三点原因 /font>
1、高原反应严重 [985424.com]
古代战争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是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而在大非川战役中,唐军却并不占据这一优势 。唐军的出发地在河湟谷地,海拔2300米左右,而战斗地点则到了海拔4000米以上,也就是说,薛仁贵的部队经历了一个海拔急速上升的过程 。今日新鲜事/font>
在这个过程中,唐军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出现了眩晕、头痛、心慌等高原反应,严重的还可能有急性肺水肿、心脏病等风险 。而吐蕃那一方的将士,早就已经习惯了这种环境,双方战斗力明显不能够相提并论,所以从一开始,唐军就已经输了大半了 。https://www.br />

唐朝正值强盛时期,兵力充沛,为何大非川之战失败了?
文章图片
2、战术问题 www.br />其实唐军的进攻战略并没有问题,他们判断吐蕃把大部分的兵力都用在了外部,所以国内必然空虚,只要薛仁贵带兵攻下西域的关键区域吐谷浑,就能把吐蕃和西域四镇之间完全切断,到时候便可顺利收复失地,直接攻入吐蕃首都逻娑也是轻而易举 。www.br />而且,在唐军出发的同时,唐廷还安排了西突厥的首领与薛仁贵遥相呼应,牵制住吐蕃在西域的部分兵力,减轻薛仁贵军队的作战压力,这招战略部署相当聪明 。copyright br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