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国军最奇怪的一个军衔:从师长、军长到副司令,都可以被授此衔

在1955年大授衔中,最耀眼的当然是十大元帅,这是当年实授等级最高的 。其实在拟定的方案中,在元帅之上还有个大元帅,这个大元帅只授予毛主席一人,不过毛主席拒绝了 。
新中国的军衔在某些方面借鉴了苏联,苏联的大元帅就授予了最高领导人斯大林,人大常委还专门就此开会讨论,认为毛主席指挥作战的次数要比斯大林更多、时间比斯大林更长,所以理应也要授予大元帅 。
不过当众人向主席提及此事时,毛主席直言:苏联有的,我们不一定非要照搬 。这个大元帅我就不要了,让我穿上大元帅的衣服,多不舒服嘛!到群众中去讲话、活动也不方便 。
国军|国军最奇怪的一个军衔:从师长、军长到副司令,都可以被授此衔
文章图片

比兵团再大一点的就是“剿总”了,“剿总”相当于解放军的野战军 。而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兼第二兵团司令官杜聿明,他即便实际行使了“剿总”总司令职权,管辖了多个兵团,但仍是中将 。
还有山东绥靖统一总指挥部主任王耀武,统辖第二、第四、第九、第十、第十一绥靖区党政军各机关,权力基本上跟“剿总”没差多少,也依然是中将 。
【国军|国军最奇怪的一个军衔:从师长、军长到副司令,都可以被授此衔】从师长到“剿总”副总司令,这个跨度实在有够大,没办法,从1935年整编授衔时就限定为60人,包括特级上将1人,一级上将8人,二级上将23人,中将加上将(即佩三星上将领章的准上将,领的是中将工资,档案军衔仍是中将)28人,想要晋升为上将,就得熬到有空缺 。
比如蒋介石的铁杆心腹陈诚,从1930年开始成为蒋介石嫡系王牌军长,但是一直熬到了1939年,刘湘病逝一年多,陈诚才递补为二级上将 。
连被称为“小委员长”的陈诚都破不了这个规矩,其他人更是别想了 。但是其他人立功了也不好不授,所以就出现了中将扎堆的情况,让军队的指挥系统增添了些许混乱 。
国军|国军最奇怪的一个军衔:从师长、军长到副司令,都可以被授此衔
文章图片

当然,国民党将军中被授予最多的少将,同样情况很乱,甚至有团长是少将的情况出现,只是少将的职务跨度没有中将这么大 。
相比之下,我军1955年授衔就要合理得多,除了极个别的特殊情况外,基本都是军衔对应职务,这样管理指挥起来才更顺畅 。
以管窥豹,国军的输,不是没有理由的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