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襄|作为汉高祖长子长孙,刘襄的人生经历是怎么样的,为何无缘帝位?

刘邦既是流氓又是亭长,朱元璋放牛要饭又当和尚 。无论是亭长还是和尚,二人最终都做了皇上,成为屌丝逆袭的千古榜样!
刘襄|作为汉高祖长子长孙,刘襄的人生经历是怎么样的,为何无缘帝位?
文章图片

四是资格 。刘襄是刘邦的长子长孙,在孙子一代鹤立鸡群,其年纪甚至比刘邦的四子即汉文帝刘恒还要大五岁,绝对够资格 。这里,我们要提一提刘襄的父亲刘肥同志 。
刘邦起事之前,绝对是泗水亭最靓的古惑仔,又端着泗水亭长这个公家饭碗,自然有吃有喝 。后来便于一老板娘曹氏发生了关系,生下了刘肥,所以说刘肥算是刘邦的私生子,而这都发生在刘邦与吕后结合之前 。
一方面早期刘邦家族人丁稀少,另一方面也是对这位庶长子的补偿,刘邦将全国最富庶的齐地封给刘肥 。全国能说齐国话的都归刘肥管辖,辖 73 城,全国最大的诸侯国,没有之一!
顺道说一句,在有些影视剧中,饰演刘肥的演员多为胖子,这就有点望文生义过度解读了 。叫刘肥不一定就胖嘛,日本人还带个人字呢 。
【刘襄|作为汉高祖长子长孙,刘襄的人生经历是怎么样的,为何无缘帝位?】
刘襄|作为汉高祖长子长孙,刘襄的人生经历是怎么样的,为何无缘帝位?
文章图片

(汉文帝刘恒)
但是就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功劳能力,资本资格聚齐的齐王刘襄,最终还是与皇位擦肩而过,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事出蹊跷必有妖,原因至少有三点 。
一是待遇问题,这里主要指政治待遇 。从大汉朝臣的角度看,吕后倒台,政治利益将进行再分配 。那么迎取一个锋芒毕露,有资格有资本的人做皇帝,还是一个看似安静沉稳内敛的人做皇帝?这个选择很容易做出,默默无闻的代王刘恒,显然比齐王刘襄更符合朝臣的心意 。
二是生存问题,这个就比待遇问题更要命了 。在吕后干政的十五年中,大汉朝臣没有阻止诸吕封王,也无法阻止吕后等对刘姓宗主的屠杀和迫害,这笔遗留的政治账始终是一个危险 。
齐王刘襄作为反吕的急先锋,对吕氏宗族的政治仇恨毋庸言表 。那么这么一位强势的政治人物登上政治舞台,对朝臣们来讲是一个极大的威胁 。
那么有人会说,无论是刘恒还是刘襄,都是刘姓宗族,他们上台,对大汉朝臣都有清算的可能 。但是刘襄有能力,有资格自立为皇,而刘恒则必须借助朝臣之手才能上位 。那么在倒吕之功和拥立之功的双保险下,朝臣们在吕后干政时期的所作所为,自然会得到一定的谅解和保障 。
刘襄|作为汉高祖长子长孙,刘襄的人生经历是怎么样的,为何无缘帝位?
文章图片

三是关键人物问题 。这个人物便是刘泽,刘泽是刘姓家族的远房,据《汉书》记载是刘邦的堂兄弟 。亲缘关系虽然远一点,但和刘邦同一辈分,资格够老,说话自然也够分量 。但不巧的是,刘襄得罪了刘泽 。
刘泽之所以能封琅琊王,是走吕后的门路,吕后将本属齐国的琅琊郡划分出来给刘泽,二者之间存在矛盾 。刘襄起兵之后,诱捕了刘泽,吞并了琅琊国 。刘泽后来逃回长安,便在朝臣面前反对立刘襄,支持刘恒 。
这个老资格的人一说话,自然有分量,并且他还给出了一个可怕的事实,说刘襄的舅家势力太强,一旦刘襄上位,那么另一个吕氏便要浮出水面 。大臣们显然不愿意看到历史的重演,于是刘襄即位的最后一道门被彻底的关上了 。
公元前 179 年,也就是汉文帝即位第 2 年,刘襄病逝,时年 29 岁 。当然这个病大概是心病,是一年之间从天堂到地狱的极速滑落而引起的超级失重所引起的!
我们必须注意,齐王刘襄也是有实力和西汉朝廷对面硬碰的,但他最后罢兵回国,放弃了这个打算,避免了西汉的一次内乱 。从这个意义上说,齐王刘襄也是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纯爷们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