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愿|运营手册:如何做好用户的拉新和留存( 二 )
可以说,用户分层标签越精准,就越容易让用户产生信赖心理。
用户分层也有很多不同方向,我们来简单介绍几种。
1. 以用户价值做区分通常在社区类产品中,会有官方、KOL(关键意见领袖)、KOC(关键意见消费者)、普通活跃用户、沉默用户之分,运营同学会根据每一层用户产生的价值赋予对应的角色和权益,搭建一个良性关系。
文章插图
在非社区类产品中,会根据用户使用频率和付费意愿高低进行分层标签。
文章插图
- 对于付费意愿和使用频率都很高的用户,我们优先考虑进行付费;对于付费意愿低但使用频率高的用户,我们可以去做流量,利用这部分群众的使用行为去引流;
- 对于付费意愿高但使用频率低的用户,我们要考虑的就是对产品进行优化,促使这部分用户转成高频付费用户。

文章插图
(*图来源于网络,侵删)
根据这个模型,我们可以将用户划分的更为细致:
R(时间间隔)小+F(消费频率)高+M(消费金额)大=重要保持客户
这部分用户是消费主力,被打上这部分标签的用户的需求是一定要满足的。
R(时间间隔)大+F(消费频率)高+M(消费金额)大=重要价值客户
这部分用户属于忠诚用户,需要运营同学及时进行唤醒。
R(时间间隔)小+F(消费频率)低+M(消费金额)大=重要挽留客户
这部分用户对与产品还是有一定消费意愿,一定要从产品角度进行挽留。
R(时间间隔)大+F(消费频率)低+M(消费金额)大=重要发展客户
这部分用户属于潜力用户,要做重点发展。
R(时间间隔)大+F(消费频率)高+M(消费金额)小=一般价值客户
这部分用户多属于需求类,运营同学可以通过增加功能来进行吸引。
R(时间间隔)大+F(消费频率)低+M(消费金额)小=一般发展客户
这部分用户可能不属于产品目标用户。
R(时间间隔)小+F(消费频率)低+M(消费金额)小=一般挽留客户
这部分用户属于才使用过,可能还有意愿继续使用,要做好挽留。
R(时间间隔)小+F(消费频率)高+M(消费金额)小=一般保持客户
这部分用户应该是占产品使用绝大多数,要做好用户维系。
RFM模型可以较为动态地显示了用户的全部轮廓,这对个性化的沟通和服务提供了依据。
运营同学可以根据不同产品选择合适的模型进行分析,只有找准重点产品用户层,我们才可以进一步对产品做好优化,才能方便提高留存率。
本文由 @北北君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推荐阅读
- 智慧销售|国务院:加快优化智能化产品和服务运营,培育智慧销售、无人配送、智能制造、反向定制等新增长点
- 乱象|微信治理互联网用户账号运营乱象,“南京头条”“高考山东”等遭清理
- 王卡|宣告一个时代结束!中国移动:10086 App月底停止运营
- 抛光布|10086App将于1月30日停止运营
- 10086|中国移动将于 1 月 30 日停止运营 10086 App
- 中国移动将于 1 月 30 日停止运营 10086App
- 中国铁塔|河南一村庄被三大运营商集体“拉黑”
- 法律|韩国监管机构:苹果公司已针对监管应用商店运营商的新法律提交合规计划
- 需求方|湖南大数据交易所建成投入试运营,是中部唯一
- 客户体验管理|「猎云网首发」DIA数皆智能获东方富海近亿元B轮融资,聚焦全场景客户体验与数据驱动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