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在医疗人工智能里「集体哑火」的BAT( 五 )
同一时间宣布的,还有美国堪萨斯大学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系正教授浣军加盟百度。
彼时的医疗人工智能生猛、有力量,全年有超过28家创业公司获得融资,总额超过17亿人民币,行业的热情被推到了最高点。有钱、有人、有名,当时的BAT在医学影像AI领域春风得意、壮志待酬。
现在回首BAT的创业历程,仍然充满很多的想象空间。但是,历史不能倒流。
审批这道题,该做还得做靠投资生存,公司始终是在 “生死倒计时”。在研发过程中,寻找更多样的盈利途径才是正途。
虽然,巨头或许没有给医疗团队设置太多短期的营收KPI;虽然,在AI医学影像技术的商业化路径上,拿证只是一小步——完成后距离明确的、全面的业绩增长还有相当距离;虽然,可以将“无证”归结为巨头平台化战略、开放心态、连接器的结果。
但是,“无证经营”终究是一件没有安全感的事情。
BAT作为中国最顶尖的人才和技术的聚集地,在目前十多家创业公司拿证的情况下,这样的局面多少显得有些尴尬。
不过,一个好的消息是,截止2021年6月,累积进入创新通道的独立软件类AI已达到10个。可以预见,2021年的医疗AI市场仍将迎来一轮新的巨变。正如上文所言,医疗AI并不是一个靠品牌就能撬动的行业。三类证只是打开了人工智能商业化的大门。
或许到了当下,真正的厮杀才刚刚开始,留给BAT的这道审批题,该做还得做。
推荐阅读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数字人民币|反逃税、反洗钱、反贪腐!数字人民币席卷而来,剧变正在酝酿
- 产品|又一行业曝光,90%是假货,曾被央视“点名”,你还在购买吗?
- focus seller|销量增涨1500%!GMV翻3倍!是谁在加速中国跨境商家出海变现?
- 考试|行业观察丨在线学习、远程考试成新趋势,信息安全需重视
- 足球俱乐部|“扶持”潮水退去,自媒体创业人都在“裸泳”
- 年轻人|肯在游戏里花648的年轻人们,开始抢购打折的临期食品了
- 腾讯|钉钉领跑、企微爆发、飞书急追,在线办公"三国杀"升温
- 生活必须品|那些奇葩的网购经历,“人脸手机壳,脑瓜崩神器”看完不怕你不笑
- 中国电信|中国电信推出天翼空中上网产品:支持在线音视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