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阿里生活服务打法浮出水面:不做超级APP
文章插图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流量公园(ID:LLpark001),作者:|杨雅倩,创业邦经授权转载,图源:摄图网。
“阿里将继续不遗余力地加强对饿了么的投入,特别增是强非餐饮类到家消费的比重,并且继续不断提升运营效率。”
8月3日晚,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张勇在2022财年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再次强调了对本地生活服务的重视。
这不是阿里第一次强调本地战场的战略地位,不过进入2021年下半年,这一战场继续升级了。
上个月初,阿里在组织架构升级中将基于地理位置服务的饿了么、高德和飞猪形成生活服务板块。
此次动作,有部分声音解读为:阿里试图利用饿了么+飞猪+高德三大业务板块的整合,复制美团已有的外卖+酒旅+到店的业务模式,形成本地生活领域的正式对垒。
但逻辑并非想象中简单。
原因正在于,阿里和美团看似在本地生活业务层面高度重合,但事实上拥有完全不同的打法和逻辑。
去中心化熟悉阿里核心商务打法的人都知道,阿里在淘宝这艘“母舰”之外,先后孵化出一系列电商业务,人群和发展目标各不一样。
比如在阿里的零售商业生态中,旗下天猫、淘宝、淘特、闲鱼、天猫超市、天猫国际等局部有重叠的入口,但各自保持业务品牌,形成了一个包含品牌商、小卖家和长尾供给、产地直供和白牌、二手、商超日用、进出口等在内的零售商业矩阵,共享阿里的生态布局资源。
在生活服务领域,阿里这次的打法也是如出一辙。
8月4日,张勇首次披露了生活服务板块的战略细节,将饿了么、飞猪、高德组成业务矩阵。
张勇表示,饿了么和高德将分别成为本地服务“到家”和“到目的地”的主要用户入口。而飞猪作为酒旅类垂直平台,将继续致力于组织好高质量的酒店、交通、景区的服务供给,并将把服务输出到高德、支付宝等用户平台,并依托于阿里国内超9亿的年活跃消费者,做好进一步的用户渗透。
一言以蔽之,不是之前外界猜测的说法:“将三家平台整合成一个”,而是饿了么和高德,成为两个用户流量入口;飞猪的任务就是做好旅游服务平台,做深服务和行业供应链。
也就是说,依托两个“入口”+一个“垂直服务平台”,阿里期望用这种阵型将复制零售生态的成功,在生活服务领域再造一个生态。
不做整合,就意味着每个业务承担的责任首先是自造血,然后是深入行业的纵深能力;形成板块,则又不仅限于脚下“一亩三分地”,还需要考验板块内生态资源的横向调度能力。
三足鼎立【 业务|阿里生活服务打法浮出水面:不做超级APP】分析“飞高了”各自的服务特征,不难看出,饿了么是“消费者不动、商品/服务动”,高德是“商品/服务不动、消费者动”,飞猪则要根据行业的时令、区域分布特性,调控商品/服务和消费者的匹配情况。
三者在消费场景上既各自独立,又存在一定互补性。而在供给端和流量端,三方有机会进一步帮助对方扩大彼此优势,实现多端导流、跨端运营。
因此,阿里的策略是,不搞大杂烩,聚焦各自的发力点,各司其职,彼此赋能。
事实证明,这种战略已经看到了一定的效果。
根据阿里本季度财报数据,饿了么本季度订单增长年度同比达到了50%。张勇曾在今年5月公开表示,将继续大力建设饿了么作为本地生活服务的入口心智,一方面继续将阿里在消费领域的用户更多地转化为饿了么的用户,另一方面不断增加餐饮服务和非餐饮服务的交叉渗透,提升用户使用多种生活服务。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马云“接班人”是啥来头第一天上任,阿里巴巴损失517亿!
- 奥瑞金:预制菜系列产品研发及其包装业务已推出首批产品
- 网易养不起“考拉”,阿里拼多多急剁手,网友丁磊全职养猪
- 阿里巴巴|曾是阿里高管,遭马云“忽视”创办410亿公司,却进腾讯口袋
- q4|名创优品发力线上业务,持续提升用户复购与黏性
- 阿里|胡润公布全球公司排名,马云创始人头衔也被剥夺?
- 业务|哈啰出行新公司业务含小客车租赁
- 阿里巴巴集团|麦当劳中国与阿里巴巴合作升级,将聚焦会员服务、IP合作、全渠道营销等新领域
- 英特尔|阿里张勇辞任微博董事;任泽平建议印钱2万亿生娃
- 银行信用卡|京东白条升级为“白条卡”只是“业务落地”?背后的业务逻辑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