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122周年校庆日,我们被医学院1946级学生的故事暖哭了【多图】( 二 )
发起人陈宜张说:“到2013年左右,许多同学渐渐失去音讯,连环信也就进行不下去了 。现在我们主要通过电话联系 。”在2018年年底,他与妻子徐仁宝为徐英含寄去了一张久违的明信片,祝贺他新年快乐 。今日新鲜事/font>
这群浙大出身的医学教授 https://www./font>
见证了共和国卫生事业的发展 https://www.br />“连环信”沟通了身处天南海北的老同学的感情,也帮助他们不断回忆自己的青春岁月 。br />
浙大医学院成立于1946年 。那时,浙大刚刚结束十年西迁,从贵州遵义、湄潭搬回到杭州 。一切百废待兴,医学院就在这样艰苦朴素、从无到有的环境中发展起来 。医学院首届毕业生14人中,有数人是主动从原先的物理系、外文系、机械系等转专业过来的 。内容来自br />
“当年的医学专业学制是7年 。别人大学都读4年,谁愿意读7年?”马衡老师说,他的母亲严徵辉就是从外文系转而学医的,“他们那代人常说,国家困难,只有做医生才能直接服务社会 。” br />杭州解放初期,许多同学生活困难,只好在课余时间做豆浆、加工木箱、绘制教学挂图等,半工半读,自力更生 。教微生物学的教师钮家琪看大家工读辛苦,建议医学系同学试制伤寒霍乱疫苗 。同学们制成的疫苗被杭州市卫生防疫站收购,卖得460万元旧人民币(大约普通人一年的工资) 。这笔钱被作为互助基金,用于帮助交伙食费有困难的同学 。临近毕业,这笔钱还剩下159万元旧币,同学们悉数捐出,用于抗美援朝志愿军部队购买飞机大炮 。当年的银行收据,直到毕业多年后仍被细心留存 。www./font>
这一届毕业生,后来分配到全国各地工作,基本都成了医学各科的翘楚 。阴差阳错成了法医的徐英含先生,后来成了我国法医病理学最著名的专家之一,被称为法医界的“福尔摩斯”,为中国法医学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https://www.br />14名同学天各一方,彼此依靠信件联系 。由于工作变迁、个人发展等原因,班级内的信件往来时断时续,直到1993年才重续前缘 。于是,才有了陈宜张发起的“连环信”,以及之后持续了21年的温情同窗往事 。https://www.br />
字里行间感受同窗情 内容来自br />
现在,还在通过纸质信件交流的人,多半会被身边人称为“老古董” 。毕竟,各种实时的通讯方式实在太方便了 。身处数字时代的我们,处于当下“无时差”交往模式中的我们,似乎再难体会到那种鸿雁传书的感觉 。www.br />
在采访过程中,我有幸翻阅了当年那些“连环信” 。那微微褪色的一笔一划,都含有感悟、带着力气,是电脑、电话所无法代替的 。正如“连环信”中来匡逮先生所说:“老同学在年初祝贺新年的声音,我直到5月23日才听见 。这声音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从冬到春,从春到夏,友情就这么传递着、联系着 。思想起来,还挺有意思 。” copyright br />沥干时间的浪花回头看,这份同学间的祝福才更显珍贵 。https://www.br />下面摘抄两位先生的信件,体味一下这段难得的同窗情谊—— https://www./font>
回顾以往生涯,浙大的情景最值得怀念 。校风淳朴,同学们真诚相待,学有收获,就是生活艰苦,不知老冯还记得不,晚上到小店里喝三分钱一碗的肉骨头粥 。校门口旁食品店买敲瘪橄榄,一次只买一个,还吃得津津有味,我记得这是王纯香起的头 。copyright br />——章燕程先生 [985424.com]
年轻教师讲课用多媒体,我却不会,我崇拜过去贝时璋教授给我们讲授比较解剖,不带讲稿,一手写粉笔字,一手绘图 。我当然做不到贝老师那种两手齐用,心手一致的程度 。但不带讲稿,讲一连四节课还是做得到的 。对多媒体只好望洋兴叹了 。今日新鲜事br />——徐英含先生
推荐阅读
- 物流|浙大研究所联合菜鸟发布2022十大物流科技趋势:低速无人驾驶、氢能源上榜
- 腾讯要求抖音为斗罗大陆赔偿8亿;薇娅被撤销网络诚信宣传大使;英特尔称禁用新疆产品;"欠122亿"的乐视宣布涨薪|邦早报
- 浙大|5年创富万亿,41岁却捐1000亿“隐退”,为何拼多多黄峥也学马云
- JBLCINEMA|客观评价JBLCINEMA STV122怎么样?上手三周说真相
- 蔡天新|余建春快递员破解世界难题,到浙大讲数学,为何最后逆袭失败
- 格兰仕5122RW|客观评价格兰仕5122RW怎么样?上手三周说真相
- 净水器|美的MC122-2到底怎么样,参数如何!
- 云米MR122R-A|参考剖析云米MR122R-A怎么样?深度测评剖析
- 博世BBS1224CN吸尘器|博世BBS1224CN吸尘器怎么样?讲一讲体验真相?
- 橘子|评论1+1:浙大博士生和商家,小小蜜橘藏着家国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