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春平侯的太子之位是如何被抢走的?最后结局如何(图)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历史上春平侯的太子之位是如何被抢走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
在热播剧《大秦赋》中,赵国公子赵偃钻窟窿打洞、耍尽诡计,将时为太子的赵佾赶到秦国为质子,自己得以上位,进而登上了赵国的王位 。以赵偃的资质能力,显然远不如哥哥赵佾,他的上位,导致了赵国败亡速度加快,也为秦国统一天下节省了时间 。
一、赵孝成王之子春平侯“赵佾”
文章图片
赵佾、赵偃,皆是赵孝成王的儿子 。从《大秦赋》中赵偃称呼赵佾为二哥可以得知,赵佾、赵偃皆非赵孝成王的长子 。这一点是有历史依据的 。《史记·赵世家》说,赵孝成王十年(公元前256):“太子死” 。
【历史上春平侯的太子之位是如何被抢走的?最后结局如何(图)】也就是说,早在赵孝成王十年之前,赵国就已经册立了太子 。这位历史上没有留下名字的太子在邯郸保卫战刚刚结束后不久,死了 。这位太子很可能是赵孝成王的嫡长子 。其后,才轮到赵佾继立为新一任太子储君 。
其实,历史上赵孝成王册立的第二位太子应该是春平侯,也就是后来的春平君 。但是,这位在赵国晚期历史上发挥过一定作用、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春平侯,也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具体的名字 。剧中人物赵佾的原型,便是春平侯 。至于春平侯的名字是不是赵佾,就难说了,《大秦赋》中叫他“赵佾”,只是编剧臆想硬造罢了 。
战国时期,列国的封君爵位,有“君”、“侯”二等制,“侯”高于“君” 。诸侯国公子们的封爵号,一般情况下是君,而春平侯的封爵,说明他在国内地位不一般 。
至于这位春平侯是何时被册立为太子的,无法找到确切记载,可是,应不晚于赵孝成王十八年(前248);而且,他不仅是赵国的太子,还做过赵国的相邦 。据《战国策》,在赵孝成王十七年(前249)的时候,春平侯已经是赵国的相邦了 。作为相邦,这年他的年龄应该不会太小,至少也有一二十岁了 。第二年,即赵孝成王十八年(前248),“秦拔我榆次三十七城”(《史记》),同时,赵将延陵钧攻伐燕国 。赵国避免两面作战,只好同秦国议和,身为太子的春平侯到秦国为质子,紧随其后去的,还有一个赵国王室平国君 。
至于春平侯去秦国做质子,是不是如《大秦赋》所演绎的那样,郭开、赵偃定计,毛遂发挥过重要作用,则不可知 。剧中所演绎的,很可能只是一种猜测,没有什么具体可信的历史依据 。
二、赵偃上位,赵国败亡加速度
文章图片
春平侯入秦时,赵孝成王的年龄大约四十露头 。四十岁,在今天还可以说是年富力强的人,可算比较年轻;可在二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已经算是中晚年了,犹如现今的豫东农村,年过四十岁的男人就是爷爷辈的人了,会被人称呼为“老头儿”的 。
赵孝成王继位时大约二十出头,最初由母亲赵威后辅政,母亲辅政二年死了,他才得以亲政,有平原君、平阳君、廉颇、蔺相如、赵奢、虞卿等能臣辅助,国家发展形势一片大好 。可是,紧接着,一场旷日持久的长平之战,加上邯郸保卫战,前后五六年,将赵国予以重创,国势衰落,国力大减 。赵孝成王本人也深受其害,不过他并未因此而彻底颓废,而是力图振作,所以晚年在对燕国、秦国的战争中还取得了一定的胜利 。
赵孝成王的祖父赵武灵王活了四十六岁,父亲赵惠文王活了四十三岁 。所以,在他四十多岁的时候,也应该明白自己来日不多了,可是他疼爱的儿子春平侯在秦国为质,公子赵偃又入不了眼 。
推荐阅读
- 娱乐集团|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副总裁侯德洋离职
- 辞职|腾讯音乐管理层调整:侯德洋将于月底辞职,国际化业务将由CEO梁柱负责
- 腾讯音乐宣布管理层调整:国际化业务将由 CEO 梁柱负责,侯德洋将于月底辞职
- 彭迦信|腾讯音乐宣布管理层调整:国际化业务将由 CEO 梁柱负责,侯德洋将于月底辞职
- ZOHO|ZOHO中国总裁侯康宁:全球SaaS产业正处上升期,打造生态化的无感体验是趋势|探路 2022
- 侯震宇|百度“希壤”正式开放内测?实现10万人同屏互动
- 侯震宇|百度宣布元宇宙产品“希壤”开放内测
- 侯毅|盒马丧“新”
- 培训班|“小侯书记”正在直播
- 新闻记者|视频丨聊城东昌府区侯营镇举办电商培训班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