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到底是个怎样的君主?和演义中有何不同?( 二 )


刘禅到底是个怎样的君主?和演义中有何不同?
文章图片
3 , 刘禅有没有能力?
上文中提到刘禅有其能力 , 一是很好地完成了刘备的托孤时留下的人物 , 将国家大权悉数转移给了诸葛亮;二是与诸葛亮的相处中 , 懂得圆滑谦让 , 诸葛亮说得不好听一点 , 也算是个权臣 , 刘禅收刘备托孤那句 , 如其不才 , 君可自取的影响 , 恐怕也不敢对诸葛亮造次 。那刘禅还有哪些能力?刘禅为政能力也是很强的 , 诸葛亮死后 , 刘禅没有继续北伐战争 , 而是稳定下来求发展 , 我们不说刘禅的这一举动对以后形势的影响 , 就单看刘禅能将蜀国治理地国泰民安 , 经济复苏的样子 , 也能体现刘禅的能力 , 刘禅在诸葛亮死后也是想朝着自己的想法努力 , 并没有给蒋琬 , 费祎等丞相的权力 , 不让权力下放 , 自己也是抓了军权 。所以说 , 刘禅治理国家 , 维护稳定是有一套的 , 这一点绝对是学习了诸葛亮的能力 , 所以诸葛亮夸他聪敏绝对不是阿谀奉承 , 而是实实在在的聪慧 。但是蜀国终究是灭亡了 , 而且是不战而降 , 这让人不得不凌乱了 , 刘禅脑子里究竟在想什么?刘禅有一些致命的缺点 , 首先是观点立场不强 , 刘禅并没有对兴复汉室有非常高的认同感 , 他出生较晚 , 等懂事的时候 , 刘备也基本是事业的顶峰了 , 所以刘禅并没有吃过太多的苦 , 汉室也基本不存在了 , 对曹魏也没有特殊的敌对情感 , 兴复汉室的这些理想基本都是刘备和诸葛亮灌输给他的 , 他自身有可能存在着不赞同的想法也未可知 , 刘禅后来选择投降曹魏也是因为立场不够坚定 , 目标观点不够鲜明;再者 , 刘禅的进取心不强 , 没有了“汉”这个旗帜的召唤和指引 , 刘禅的在诸葛亮生前是全力支持诸葛亮北伐 , 但是诸葛亮死后 , 马上就想着把自己的日子过好 , 不求外部的扩张 , 只想着修养生息 , 让国力富强 , 过上好日子 , 殊不知 , 蜀国的发展速度在益州这种闭塞之地 , 怎么也不可能发展过吴魏 , 最后 , 刘禅主见不强 , 诸葛亮在世时整个被诸葛亮左右 , 但是死后 , 先后经历了蒋琬 , 费祎 , 姜维等都是带领蜀国的大臣 , 外部恐怕真正见识到刘禅本人的并不多 , 而且到最后竟然被谯周的三言两语将偌大一个蜀国拱手让人 , 将整整齐齐的军队送给别人任人鱼肉 , 岂不惑乎!
假想刘备如果在生前就统一了中国 , 百年之后再传位给刘禅 , 刘禅必能将整个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 , 国富民实 , 后事评价也必然是仁德爱人之君 。而偏偏其继位于最危难的时刻 , 他没有志在天下的雄心 , 也没有兴复汉室的理想 , 只想着将自己的日子过好 , 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统一来说刘禅的能力是卓越的 , 刘禅的投降是仁义的 , 但是对于蜀国来说 , 刘禅缺乏背水一战的决心 , 不具备一股不屈不挠的志气 , 只能被人视为懦弱无能 , 扶不起的阿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