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家侦探自白:从业6年没有任何社会地位可言(多图)

私家侦探相关小知识,以下是知识相关内容: /font>
崔磊(化名)每天带两套衣服出门,作为一名“私家侦探”,这是他多年来的职业习惯:一旦和目标打过照面,就要立即换一套衣服再进行跟踪,以免引起怀疑 。copyright br />从2006年从业至今,崔磊还有很多职业习惯:在公众场合不做引人注目的事情;重要事情必须当面交流而不能在电话上谈;不管手机怎么更新换代,都留着老款的诺基亚手机 。这个黑白屏幕的手机除了打电话、发短信以外,什么事儿也干不了 。对崔磊来说,最重要的是,它无法安装任何软件,包括窃听、跟踪程序等 。今日新鲜事br />最大限度地隐匿自己,这是“私家侦探”们的准则之一 。正因如此,他们往往以“神秘莫测”的面目示人:双手似乎永远插在宽大风衣下,真面目也永远躲在宽檐帽的阴影中 。copyright br />但崔磊自己觉得,“在社会上,我们没有任何地位可言 。”特别是今年4月以来,国家加大对非法获取公民信息案件的打击 。这个老牌“私家侦探”突然发现,自己一直从事的行业,瞬间到了崩溃的边缘 。内容来自br />
A 今日新鲜事/font>
“我们到了崩溃的边缘” www.br />
崔磊关于“私家侦探”行业未来发展的一切梦想,似乎都已经在今年初变成了幻象 。[985424.com]
今年4月20日,公安部部署20个省市区公安机关展开侵害公民个人信息案统一收网行动 。崔磊是在几天后的新闻上了解到这一消息的 。在这之前,他还觉得自己是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 。如今,他突然发现,自己竟然从事着一份提心吊胆的职业 。也许一个不小心,自己就会变成人人喊打的信息贩子 。内容来自br />“业务基本上停了 。”坐在空旷的办公室里,崔磊有些沮丧地说 。当时是周二下午两点左右,正是公司应该忙碌的时候 。然而崔磊的公司里,却冷清得只有他和采访人员两个人 。现在每天咨询电话依然有很多,但是崔磊基本上已经不敢接单子,“特别是个人业务 。”目前,公司只是在帮两家老的企业客户做市场维护,一家是白酒企业,一家是油漆企业 。copyright br />“很多人对这个行业有需求,但是这个行业却生存得很艰难 。”崔磊说,其实他一直就想做一个正规的调查机构,但是这个行业似乎一直没有被社会认可过,当然也从不曾有相关的行业标准和准则出台 。“没有人告诉我们哪些是能做的,哪些是被禁止的 。” 内容来自br />B https://www./font>
隐匿生存的“调查机构” copyright /font>
第一次见到崔磊,是在他设于杭州的公司里 。崔磊的公司绝对不像动画片中那般高调,在玻璃窗上印上大大的“私人侦探事务所”字样 。https://www./font>
这家注册为“信息咨询类”的公司隐匿在杭州市中心一处高档小区里 。小区门禁严格,陌生人进入,甚至须要出示身份证 。/font>
崔磊的公司虽称不上宽敞,却很明亮 。内里的布局,与普通小企业也没有多大的区别 。墙上挂着书法字画,桌上摆着电脑和打印机 。他本人亦是如此,一米八的个子,瘦瘦的身材,留着寸头,下巴上蓄着胡茬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大街上打十个照面都未必能记住的人” 。/font>
崔磊称自己的公司为“调查机构”,把“私家侦探”称作“调查员” 。目前,他的公司里有30名员工,其中大部分是调查员,调查员中,有三分之二的人是退伍军人,还有警官学校的毕业生,甚至还有黑客 。他本人目前已经是管理层,不再直接从事调查业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