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如何用极简化框架思维提高工作效率?( 二 )


2. 减少决策时间,做相同的事物可以复用一套框架执行利用框架思维能够帮助我们节省决策的时间。例如产品经理每次在进行需求分析,决定需求优先级时候,优先制定好决策框架,为什么某个需求优先级高?
用户量大,使用频度高,需求强度高,开发难度小,在框架中扩充上为什么的决策因素。接下来是怎么排定优先级?每个纬度进行打分,最终算出总分最高的需求优先级最高。
定好框架之后,就类似于程序员写好了一套程序算法,下次进行同样任务的时候,可以重复套用模型去思考,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应该不断优化我们的框架,最终这套框架就是自己的方法论。
3. 思考更加全面,减少问题的复发框架思维中的这套框架,其实就像是一张备忘清单,当你脑中一直存在着黄金圈框架的时候,在思考任何的问题都可以提醒自己从why-what-how出发,并且针对回答的每一个答案都可以继续复用这套模型,直到回答全面为止。可以减少大部分遗漏的问题发生。
三、如何运用框架思维?在讲如何运用框架思维之前,我想先区分两个概念:思维框架和呈现框架。思维框架就是我之前所说的一种思维方式、思维习惯。
而呈现框架就是我们将思考出来的内容显性化的一种形式,一种表达逻辑,例如我们向领导汇报、我们写文章。框架思维包括了两者,我们既需要思维框架去形成高效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又需要呈现框架将我们快速思考的结果高效呈现给他人。那么如何去实际运用?
1. 极简化:练习好一种思维框架–黄金圈思维(WHY-WHAT-HOW)
在我刚开始接触框架思维的时候犯了一个错误,就是觉得掌握的框架越多、越复杂越好。因此我阅读了很多书,例如《结构思考力》、《金字塔原理》还有《系统化思考》、《系统之美》等等。
这些书虽然都很值得一读,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会有种小学阶段看大学课本的感觉,脑子觉得懂了,但实际基础还没打牢,理解有偏差,反而会效率变低。
毕竟我们的目的是高效率解决问题,而不是掌握更多思维框架。将一招练一万遍胜过练一万招,李小龙武力已经那么厉害,依旧每天会练扎马步这样看似简单的基本功。
其实将黄金圈思维内化也根本没我们想象中容易,知易行难。如何练习好黄金圈思维?答案:不断套用,不断提问和回答,直到找到最本质的原因。如下图:
金字塔原理|如何用极简化框架思维提高工作效率?
文章插图
2. 极简化:练习好一种呈现框架–总分(总)结构当我们已经用黄金圈思维对一个问题构思好了之后,更重要的就是将构思呈现出来,这里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是,如何让他人容易理解我们所想表达的内容。
这里推荐一种我们从小学老师就教我们的一种框架:总分总结构。其实很多时候将一种方法用到极致就能够解决80%的问题。那么如何去运用总分(总)结构做表达呢?
在《金字塔原理》一书中,总结出了4个原则: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我以我本篇文章的书写逻辑为例:
我的这篇文章其实就是思维框架最简单的应用的一种示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那么我就将这三点作为我这篇文章的目录。那如何回答目录下的问题呢?
(1)结论先行(总)
结论先行意思是目录下的每一个回答的标题一定是一个结论。而标题下的内容是对这个结论的展开叙述。
例如在标题为什么环节,我是从看问题、做决策、做思考这几个维度出发去找为什么提升效率,但是我的标题一定是我的结论如“看清问题的本质,不陷入细节浪费时间”,而不是“从看问题上出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