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曾经东北的二把手,却秘密送儿子参加红军,后来儿子成为我军名将

民国时期帅位频出 。例如广西的前帅——陆荣廷;玉帅吴佩孚;东北的雨帅——张作霖 。其实在东北,除了元帅外,还有一个响当当的帅号——辅帅张作相 。
东北|曾经东北的二把手,却秘密送儿子参加红军,后来儿子成为我军名将
文章图片

1925年郭松龄叛乱被镇压后,其他将领主张严惩,张作相这时却认为这些人都是东北的家乡子弟,并非诚心造反,不该“处理一片,结下子孙仇”,从而在东北军中赢得了相当广的人心 。
当老帅去世,众人正准备推举德高望重的他作为新帅之时,张作相再一次退位让贤,带头拥立义兄的儿子张学良继承帅位,保证了东北局势的稳定 。
在主政吉林的七年时间里,张作相不仅建设吉海铁路,创办吉林省立大学,为人民修建了自来水厂等民生设施,还打击鸦片,从种、运、售到食各个环节严厉查禁,使得吉林人民免受鸦片之祸 。在他任内,吉林财政扭亏为盈,人民百业安康,堪称乱世中的“小天堂” 。
东北|曾经东北的二把手,却秘密送儿子参加红军,后来儿子成为我军名将
文章图片

三、坚守大义 守节不亏
张作相不仅仅是个保境安民的普通军阀,他还是位坚守民族大义的爱国者,在涉及国家利益的问题上毫不退让 。1927年8月,日本驻奉天总领事吉田茂草拟了《满蒙新五路协约》,逼迫张作霖签署这个让日本人可以攫取“满蒙新五路”铁路所有权的协议,然而张作相却坚决抵制,拒绝签约 。
在张学良主政东北之后,如同诸葛亮辅佐后主一样殚精竭虑帮助张学良,不愧“辅相”之名 。他顶着日本人的巨大压力,大力拥护张学良的“东北易帜”主张 。
其实他本人并不看得起蒋介石,长期主张闭关自守养精蓄锐,但为国家利益计,还是拥护南北一统,改弦易帜,为国家的统一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
东北|曾经东北的二把手,却秘密送儿子参加红军,后来儿子成为我军名将
文章图片

【东北|曾经东北的二把手,却秘密送儿子参加红军,后来儿子成为我军名将】九一八事变后,张作相辞去职位 。1933年,寓居天津英租界 。当时日本人觉得张作相在东北具有极高的威望,一手以高官厚禄为拉拢条件、一手以没收家产为威胁,想要逼迫他出任“满洲国”要职,但都纷纷被他义正严词拒绝,为此日本人将他在东北的财产尽数没收 。张作相在民族大义面前守住了自己的底线 。
东北|曾经东北的二把手,却秘密送儿子参加红军,后来儿子成为我军名将
文章图片

四、将门虎子 投效八路
张作相一生共有孩子20个,其中9个儿子,还有11个女儿 。这些子女中,最出名的莫属老二张廷枢 。张廷枢年轻时在日本陆军大学学习,回国后很快成为东北军中精锐劲旅——112师师长,和大多数靠着父辈们荫的少爷将领不同,张廷枢用铁的战绩证明了他的这个位置并不是凭空得来 。
东北|曾经东北的二把手,却秘密送儿子参加红军,后来儿子成为我军名将
文章图片

1933年,在古北口战役当中,张廷枢率本部兵马同装备远优于自己的日寇接战,张廷枢废寝忘食,白天指挥战斗,夜间调整部署,穿行于各守军阵地,临场发号施令,鏖战一周,同友军共毙伤敌人2000以上,重创日寇 。张廷枢亦凭借此战的英勇表现获得了民国政府颁发的青天白日勋章 。
然而眼见国土沦丧、山河破碎,自己却还要屡屡率部参加内战,“这个军队待着实在没有意思了,如果东北军去打日本,我第二天就来报到” 。他亲自向张学良请辞 。
东北|曾经东北的二把手,却秘密送儿子参加红军,后来儿子成为我军名将
文章图片

黯淡的时局里,陕北亮起的一道红光吸引了张作相与张廷枢的目光,在父亲的鼎力支持下,张廷枢通过多方牵线搭桥,取得了和红军的联系,在周恩来的建议下,张廷枢和其他流亡全国多地的东北籍青年学生、爱国人士组织起来,与红军一起携手抗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