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三行稻秧 不只是为了父亲的水稻田【多图】
父亲耕种女儿的水田相关小知识,以下是插三行稻秧 不只是为了父亲的水稻田知识相关内容: https://www.br />
文章图片
本文作者 周华诚 copyright /font>
作家、摄影师 。生于1979年 。在浙西常山县一个叫"溪口”的村庄度过童年时光 , 现定居杭州 。主要作品有《我有一座城》《西湖时光:遇见24小时》《一饭一世界》等 。今日新鲜事br />这样的冬日 , 乡间的新稻米早已归仓 。而周华诚发起的"父亲的水稻田——挽留最后的农耕”众筹项目中 , 出产的新米 , 则由浙西常山的溪口小村 , 寄往全国各地 。今日新鲜事br />
2015年 , "父亲的水稻田”已经走过第二季 , 周华诚的新书《下田》也合着水稻的丰收时节推出 。对于周华诚而言 , "父亲的水稻田”的每一株水稻 , 都有稻之外的其他意义 , 它存在于儿子与父亲之间 , 城市与乡村之间 , 传统与未来之间 。而《下田》是写给城市的稻米书 。内容来自br />
此时 , 周华诚说 , 他想写点以前没怎么说起过的话—— /font>
这一年 br />
父亲的水稻田 , 变成三位父亲的水稻田 copyright br />2015年我仍然经常回到那个叫做溪口的村庄 。几乎每一次我都会到田野里四处走走 。"父亲的水稻田”做到了第二季 。因为有了67岁的凌云法、44岁的黄仁良的加入 , 加上我的父亲 , 今年的水稻田就是三位父亲的水稻田了 。今日新鲜事br />他们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凌云法脸上的皱纹很深 , 就像犁铧耕出的沟壑一样 。他种了一辈子田 。但是种田除了供应自家口粮挣不了钱 , 于是 , 为了挣钱 , 他在种田之外 , 还要去县城上班——他在一个工厂当门卫 , 每天看门十个小时 , 每个月工资一千元 。今日新鲜事/font>
另一位黄仁良 , 曾经是个木匠 , 做得一手好木工活 。但是现在农村里还有谁打木头家具呢 。这个木匠现在一家机械厂打工 , 做的是钢铁件的轴承零件 。每个月两千元左右工资——因为经济不景气 , 县城的很多工厂都遇到困境 , 机械厂经常叫工人们放假在家 。内容来自br />
往年他们只种了不多的田 , 因为种田效益不好 。只要种出自家够吃的粮食就行了 , 别的田宁愿抛荒 。有的村民索性早就习惯了买米吃 。种田是一件很不划算的事 , 不仅要投入肥料、耕作的成本 , 还要花上许多辛劳与汗水 , 而且农忙季节根本雇不到人——就算雇到帮手 , 人力的成本也会高到令人吃惊:找人帮忙的钱如果用来买米吃都够了 。今日新鲜事br />今年秋天 , "父亲的水稻田”收割以后 , 我以高出市场价一倍的价格向他们分别支付了1200斤稻谷的工钱 , 拿到钱他们都觉得很高兴 。这是我在2014年第一季活动的基础上增加的内容——统一按照我们的要求 , 尽量不用农药、少用化肥的耕作办法耕种出稻谷 , 由"父亲的水稻田”这个渠道向城市里的朋友们推广与销售 。事实上这对我来说 , 难度和压力都大了许多 。头一年 , 我只要把自家种的1000斤大米推销出去就OK了 。现在我得至少销出2000斤才能算完成任务 。br />种田在这个时代似乎是一件有些可笑的事 。尤其是这样单家独户的小农种田 , 愈加显得背时 。除非大规模化耕作 , 否则种田注定是要亏本的 。br />
推荐阅读
- 上门|快递上门的“蜀道难”
- 同城|顺丰同城难"顺风"?
- APP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当禁止
- 短视频|短视频做游戏,难逃"裁员潮"?
- 牛角梳|义采宝:多头插座、便携行李箱,本周的义乌热销产品是这些...
- ktv|KTV瞄准老年人
- se东南亚:活在电商爆发神话里
- 外卖|预制菜火了,外卖不香吗?
- 专栏|知乎出了题,答案在哪里?
- 我和虚拟偶像做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