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宁波保国寺:千年古刹 文化瑰宝( 二 )


殿内,每一处建筑构件都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 。在建筑学上,保国寺的地位较高 。内容来自/font>
抬头细看大殿的天花板,你会惊叹于其结构的复杂程度 。全部结构不用一枚铁钉,全凭精确的榫卯使斗拱巧妙衔接,将建筑物的构件牢固地结合在一起,承托起整个殿堂屋顶50余吨的重量 。/font>
为了更好地承重,大殿里的柱子,尤其是前内柱,都不是笔直的,而是与地面保持一定角度,由四周向中心倾斜 。这是出于建筑稳固的力学支撑需要,这样的柱子能承受更多来自各方的力,且不容易变形、垮塌 。[985424.com]
此外,这些柱子的外观形状如同南瓜,因而被称为“瓜棱柱” 。据了解,这种瓜棱柱在宋朝时期的沿海一带非常流行 。今日新鲜事br />
保国寺工作人员介绍,这样的瓜形并不是雕刻出来的,而是由木材拼合包镶形成的 。相比于整柱,这样的拼合柱有许多优点 。因大殿承重需要,如果选用整柱,必须得是直径超大的坚固木材才行 。但一根大木头外面包上8根小木头,或者4根大木头包镶四段拼合木,作用便能等同于整柱,真正做到小材大用,经济省料 。同时,拼合柱中留有的缝隙 。有助于潮气挥发,在南方潮湿的气候影响下柱子也不容易腐朽霉烂 。今日新鲜事br />另外,大殿还被称为“无梁殿”,纯木质结构的大殿真的能够做到“无梁”么? 今日新鲜事/font>
其实不然,外表看起来像是没有大梁支撑的大殿,其实在前槽天花板上,巧妙地安排了三个与整体结构有机衔接的镂空藻井,用天花板和藻井遮住了大殿的梁架 。如此巧妙的设计,让人们实在难以发现梁架所在,也难怪会误传为“无梁殿” 。https://www.br />
巧夺天工的技艺,精美绝伦的建筑构造,使得保国寺成为众多建筑界学者学习、参观的圣地 。www.br />大殿留存未解之谜 copyright br />科学监测或能解惑 copyright br />
在民间,保国寺还有更为神奇的地方,那就是留存至今的四大未解之谜——“鸟不栖,虫不入,蜘蛛不结网,梁上无灰尘” 。[985424.com]
在这样结构繁复的木结构建筑里,历经千年却很难见到鸟窝、灰尘、蜘蛛网等,着实令人费解 。要知道,在潮湿多雨、还常有台风等光顾的江南,木结构建筑能够保存至今已属不易 。而保国寺大殿不仅屹立不倒,还能让虫鸟都“谢绝光临”,实在难得 。今日新鲜事/font>
采访人员在保国寺北宋大殿内细细看了一圈,的确没有发现鸟类栖息过的痕迹,也没有看见有什么蜘蛛网,灰尘也并不多 。br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保国寺大殿能够如此特别呢? https://www.br />
宁波市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书记、副馆长徐学敏告诉采访人员,早在10年前,保国寺就已经安装完善的监控系统,通过在各角落安装与电脑连接的监测设备,对保国寺大殿内各角落的温度、湿度、结构的变形与倾斜、沉降等,进行24小时的监测 。内容来自/font>
也正是这些监测手段,让专家们从大殿环境、结构和材料等多方面对保国寺大殿四大未解之谜找寻答案 。https://www./font>
首先,我们来说说“梁上无灰尘” 。内容来自br />上文已经说到,大殿顶部的建筑构成非常巧妙,有许多镂空的设计,透气性极佳 。而灵山一带极高的森林覆盖率更大大降低了灰尘量 。因此,有人猜测,这两大因素或许就是大殿极难积尘的原因 。今日新鲜事br />那么,“鸟不栖,虫不入,蜘蛛不结网”又是怎么回事呢? 内容来自br />关于这些谜团,不少专家前来考察后都感到迷惑不解 。1975年,人们在维修保国寺大殿时,意外地从换下来的梁柱中发现梁柱的木材有一股刺激性的香味 。经化验证明,该木材叫“黄桧”,它含有一种飞禽、昆虫不愿闻的芳香油 。据说,人们曾把一只蜘蛛放在大殿的梁上,不久,蜘蛛就昏迷过去了 。后来,又有很多人刻意将蜘蛛放进殿堂,可没多久,这些蜘蛛照样跑得无影无踪了,殿堂里也始终没见过有蜘蛛网 。https://www.br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