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禁投降关羽,曹操的态度是怎样的?

公元219年,在关羽水淹七军后,于禁投降,庞德战死 。曹操得知后长叹:“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邪!” copyright br />曹操为什么是这种态度?因为在那个时候,他需要于禁为自己而死 。https://www.br />襄樊之战,对曹操意义非常 今日新鲜事/font>
水淹七军,是关于发动的襄樊之战中的标志性事件 。史书中称,这一事件发生后,“羽威震华夏,魏王操议徙许都以避其锐”,身经百战的曹操为何对此役如此看重?我们结合当时的整体局势就能理解 。copyright br />襄樊之战发生于公元219年,这一年,纵横天下数十载的曹丞相有些流年不利 。https://www.br />年初,自己本姓的亲属、名将夏侯渊在定军山被刘备所杀;为了找回场子,三月,他率大军出斜谷,与刘备争夺汉中 。可惜的是,自己亲自出马也未能扭转战局,五月份,眼见耗下去对自己越来越不利,曹操果断放弃汉中,撤回长安 。内容来自br />风水轮流转,刘备则达到了人生巅峰:原本已占据了荆州与益州,此时富饶险要的汉中在手后,更是如虎添翼 。低调了几十年的刘备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七月份,他在沔阳设坛自称汉中王,一时间风头无两 。【于禁投降关羽,曹操的态度是怎样的?】内容来自br />
自己的老对手羽翼渐丰,曹操的郁闷心情可想而知 。火上浇油的是,眼见刘备在西线得手,孙权在东线主动进攻合肥、关羽在中线出击襄樊,这可是统一北方以来,曹操首次面临全线被攻 。/font>
“国破思良将,家贫思贤妻”,在这个多事之秋,为了提升空前残败的士气,曹操迫切需要手下的大将们为自己血战到底 。损兵折将不可怕,曹魏多的是人;但若斗志没了,那队伍可就真的不好带了 。copyright /font>
因此,当得知自己的老伙计于禁投降后,曹操的心情有多复杂 。copyright br />最适合为曹操死节的于禁,却选择了投降 br />如曹操自己所言,于禁跟随了自己30年 。https://www.br />在公元190年,所谓的“18路诸侯讨董卓”之际,当各路人马都在拍袁绍马屁时,只有济北相鲍信一眼看中了曹操,从此对他死心塌地 。而那时的于禁,则正在鲍信手下当差 。[985424.com]
大哥的大哥,就是我的大大哥 。从那时起,于禁跟着曹操四处征战、九死一生,一直忠心耿耿 。患难见真情,面对在自己势力尚弱时死心塌地跟随自己的于禁,曹操内心也充满了信任 。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虽然队伍不断壮大,但于禁这位老伙计一直在曹操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font>
问题来了:既然两人感情深厚,那曹操看到于禁投降保住了性命,应该欣慰才是啊 。今日新鲜事br />可惜曹操的身份不是寻常老百姓,人家是要带队伍的老大 。如果于禁的行为得到了认同,那其他投靠曹操晚一些的武将是不是更有理由临阵见风使舵了? copyright br />所以那时,越是曹操的铁杆亲信,越是应该血战到死 。更何况,对面领军的还是关羽 。br />面对关羽,于禁更不应该投降 www./font>
无论在正史还是演义中,关羽都投降了曹操(发生于公元200年) 。曹操由于欣赏其为人,确实给予了他较优厚的待遇 。内容来自br />但是过五关斩六将是不存在的,在官渡之战中,关羽为曹军杀掉颜良后投奔了身在袁军中的义兄刘备 。当身边人准备追击时,曹操发话制止:“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 https://www./font>
然而此时,在关羽水淹七军后,不知曹操内心是否有些后悔? https://www./font>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面对“各为其主”的关羽,曹操一定希望自己的部将也有对手这份忠诚 。织席贩履的刘备能有这么忠心的部下,我堂堂统一北方的曹丞相,那就更应该享受这份待遇 。https://www.br />毕竟越是大领导,越是需要面子的 。br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