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事变,李建成之所以落败的原因是什么?性格决定命运?【多图】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玄武门事变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font>
“性格决定命运”,这句“人生哲理”貌似无懈可击,但若试图用来解答所有历史人物的成败原因,几乎是耍无赖 。性格固然重要,但远远没达到能够左右复杂现实矛盾的地步,多数情况下已成为人们用来掩盖真实的幌子 。[985424.com]
就拿历史上最知名的宫廷争斗——玄武门事变来说,李建成的失败,往往被我们归咎于“性格犹豫、实力有限”等个人方面的因素,但这显然不合理 。历经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数百年血腥政权更迭,权谋、实力,已将仁义的生存空间挤压殆尽;李渊身负延续家族香火的责任,不可能仅仅由于“长幼有序”,就将草创的家业留给一个懦弱无能的儿子 。结合现有的史料,笔者认为,李建成之所以落败,跟性格与实力关联不大,与他所处的位置息息相关 。br />李建成性格弱、能力差?李渊表示:我不是瞎子 [985424.com]
在讨论李建成前,我们先确认一个情况:他的父亲——李渊是个什么样的人 。在大家的印象中,坐着得天下的唐高祖,有点靠着儿子“吃软饭”的嫌疑 。实际上这是天大的冤枉,正史中的李渊,不仅不软,反而堪称精英中的精英: 今日新鲜事/font>
玄武门事变,李建成之所以落败的原因是什么?性格决定命运?【多图】
文章图片
今日新鲜事br />七岁袭位唐国公,“倜傥豁达,任性真率,宽仁容众,无贵贱咸得其欢心 。”颇有些刘邦的风范; br />身手了得,精于骑射,在战场上亲自杀敌:“高祖从十余骑击之,所射七十发,皆应弦而倒”; www.br />软硬兼施、手段老辣 。在前往河东平叛时,他先杀人立威:“贼败去,而敛其尸以筑京观”;其后笼络人心:“有降者,渊引置左右,于是贼众人多降 。” 今日新鲜事br />对于这样优秀的表哥,隋炀帝是既防备、又不得不重用 。起先得知李渊生病,隋炀帝巴不得他赶紧死:“可得死否?”,吓得李渊纵情酒色、贪污受贿以自污;其后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形势,却不得不先后任命其为山西、河东抚慰大使以及太原留守,前去讨平叛乱、对抗突厥 。https://www.br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后来一众部将撺掇他太原起兵:这位老大有能力、靠得住,跟着他、有肉吃 。copyright br />而在李渊的心目中,长子李建成一直是雷打不动的NO.1 。今日新鲜事br />当他带着李世民镇守太原时,李建成带着一大家子人待在河东,实际上是作为朝廷的人质:“隋末,高祖被诏捕贼汾、晋间,留建成护家,居河东” 。想象一下,如果你是李渊,你会让一个糊涂蛋这样独当一面?隋炀帝可等着抓把柄呢 。https://www.br />而当李渊决定起兵后,李建成赶赴太原,被拜为左领军大都督,李世民则是右领军大都督(注意:隋唐以左为尊) 。随后兄弟俩一起平西河郡、一起攻长安 。copyright br />
李渊称帝后,李建成水到渠成的成为太子 。按照老规矩,太子储君位重、不可轻动,从此,他与李世民的分工日趋鲜明:自己居内,大部分时间待在长安城,学习人君之道、辅助老父处理政务;二弟则,负责领军打仗、东征西讨 。[985424.com]
李建成忠厚老实?心狠手辣,不择手段 [985424.com]
不过其后李建成也带军打过仗,而且手段让人过目难忘 。br />公元621年,稽胡(匈奴的一支)刘仚成纠结了数万族人趁着战乱为害北方,当时李家的头号打手李世民正带着李元吉围攻洛阳,于是太子只好重操旧业、亲自披挂上阵 。[985424.com]
与敌军首次狭路相逢后,李建成表现得较为生猛:“击,大破之,斩首数百级,虏获千余人” 。不过这些游牧民族来去如风,你追他就跑、你退他就来,一两次的胜利,并不能彻底消除他们的威胁,这样耗下去可不是个办法 。br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