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为何这么快就动手了?朱允炆做了哪三个愚蠢动作?(组图)

公元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年仅21岁的朱允炆继位,改年号为建文,史称“建文帝” 。建文帝是朱元璋的孙子,也就是说朱元璋去世后,绕开了自己的儿子,直接让孙子来接班 。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这样的权力继承让大明帝国前途一时间变得不是很明朗,因为朱元璋的儿子们还在,尤其是实力雄厚的燕王朱棣,他对皇位早已觊觎 。实际上,本来皇位还未轮到建文帝朱允炆 。建文帝的父亲也就是朱元璋的长子朱标才是最先选的接班人 。
奈何朱标福分太低,他还没有等到朱元璋归天,自己就先走了一步 。对于朱标的死,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朱元璋十分伤心,于是就选了朱标的儿子也就是朱允炆为接班人 。虽然秦、晋、燕王都在,但如果选了燕王,秦王和晋王会怎么想呢?
所以,朱元璋接受了学士刘三吾的建议,立皇孙朱允炆为皇太孙 。“立燕王,置秦、晋王于何地?且皇长孙四海归心,皇上无忧矣”
朱棣为何这么快就动手了?朱允炆做了哪三个愚蠢动作?(组图)
文章图片
【朱棣为何这么快就动手了?朱允炆做了哪三个愚蠢动作?(组图)】因此,这样做的目的还有一个,就是打消其他诸王的念头 。
朱元璋为了让他的孙子朱允炆顺利接班,还做了两个安排,一个是自己的丧失从简 。“天下臣民,哭临三日,皆释服,毋妨嫁娶 。”为什么要这么做,目的很简单,就是尽快结束自己的丧事,让朱允炆就能赶快登基,以免夜长梦多 。
第二个安排是“诸王临国,毋得至京 。王国所在文武吏士,听朝廷节制 。”
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说自己去世后,诸王们不要来给自己奔丧,留在自己国内即可 。同时,每个封国的官员都要归朝廷安排 。这样做的目的其实也很明确,就是为了防止他的儿子们,趁进京奔丧之际,企图谋取皇位 。
通过这一系列的安排,我们发现朱元璋对于孙儿朱允炆,可谓是费尽心血 。但结果呢?朱允炆还是没能保住爷爷留给他的资产,被叔叔燕王朱棣夺去了 。朱允炆即位没多久,燕王朱棣就发动“靖难之役”,用了四年时间,成功将皇位从侄儿手中夺走 。
那么,燕王朱棣为何这么快就动手了呢?朱允炆自己一手造成的,他的三个愚蠢动作,加速了燕王的叛乱,也加速了自己垮台 。
第一个动作就是拿周王开刀 。
“八月,周王橚有罪,废为庶人,徙云南 。”
朱棣为何这么快就动手了?朱允炆做了哪三个愚蠢动作?(组图)
文章图片
朱允炆五月即位,八月就开始削藩政策,而且第一个目标就是周王朱橚 。为什么首先拿周王开刀呢?主要原因是周王跟燕王朱棣的特殊关系,两个人是一个妈生的 。朱橚是朱棣的同母弟 。
首先拿周王朱橚开刀,目的就是怕他将来给朱棣助力 。燕王朱棣本来就是实力强大,如果他再与周王朱橚合力反叛,那是朱允炆最不想面对的局面 。
建文帝的考虑没错,但他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打草惊蛇了,而且很明确的告诉朱棣,我的最终目标就是你 。这不等于直接去挑衅朱棣吗?
接着建文帝又做了一件蠢事,那就是监视朱棣 。
第二个错误动作,监视朱棣 。
“冬十一月,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谢贵、张信掌北平都指挥使司,察燕阴事 。”处置完周王以后,朱允炆立马派人去北平监视朱棣 。
当然,监视也没错,错就是错在建文帝朱允炆用人不明 。他用了一个张信的人,张信朱允炆派去的人,其中一个叫张信 。张信和张昺、谢贵,都是朱棣派去监视燕王朱棣的人 。唯一不同的是,张信这个人政治立场不坚定,很快就是叛变了,还直接说,他就是建文帝派去抓朱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