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死前赐死一人,那么此人是谁呢?(多图)( 二 )


文章图片
事实证明,弘昼的选择是对的,弘历即位后,对弘昼照顾有加,多次赐以恩宠 。弘昼也因此得以安度晚年,寿终正寝 。我国现当代书法、绘画大师启功先生,就是弘昼的八世孙 。
而剩下的弘时和弘历,二人相比,在当时看来,弘时更有希望,因为四阿哥出身不好,生母只是一个宫女,而三阿哥的生母是雍正的妃子 。所以,弘时因此暗暗自得,以为大宝之位一定是自己的 。
可惜,三阿哥城府太浅,心机不深 。自以为地位唾手可得,处处对弘历百般打压,甚至暗中笼络众多当朝大臣,其野心勃勃,可见一斑 。
但是,雍正为了避免皇子内乱,再起萧墙之祸,就开创了一种新的方式,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匾后藏旨 。雍正早在弘历考核河南官员政绩时就已经属意弘历了,他将继位诏书藏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之后,并命各托孤大臣各持一份 。这样,就免除了斗争的隐患 。
另外,雍正曾命弘历代替自己前去日坛祭天,这样一来,雍正心中属意的继承人已经昭然若揭了 。
三、为保江山永固,忍痛赐死弘时
弘时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他自以为论嫡论长,自己都该是第一人选,可他忘了,大清从不以嫡以长立君,要论贤明,论权谋,论城府,弘历胜过弘时太多 。
可是弘时并没有这样的觉悟,他认为是弘历在雍正面前进了谗言,才让自己失去了机会,于是更是多方为难弘历,甚至多次准备对弘历痛下杀手 。这一切都瞒不过雍正的耳目,他自己就已经受够了兄弟阋墙的苦,眼看弘时竟如此对待胞弟,对他更是失望透顶 。
但是真正让雍正狠下心来,决定永除后患的,是弘时的愚蠢 。原因是弘时眼看雍正对自己的行为不满,于是便想挽回雍正的心 。可是他竟不知天高地厚,要拿八爷党三人说事 。说他们也是先帝的皇子,是皇上的亲兄弟,却遭到如此对待,实在是不应该 。
他还说应该把八爷九爷放出来,以显示雍正的宅心仁厚 。这话一出口,雍正怒不可遏,怒斥弘时,竟帮着逆贼说话,而致自己的父亲于不仁不义之地 。并将弘时从爱新觉罗宗谱上除名 。和胤祀一样圈禁 。这样一来,弘时彻底的失败了,败给了自己的愚蠢 。
在雍正驾崩之前,他曾亲自前去见了弘时,并且赐死了他 。后世多以此为由,批评雍正冷面无情,虎毒尚不食子,他竟杀了自己的儿子 。殊不知,是弘时自己犯了帝王大忌,自寻死路 。而且以弘时的性子,若是留他,乾隆一朝,怕是又要不得安宁 。
小结:
雍正的做法也许太决绝了一些,但绝不能说是错的,后世人斥责他的真正缘故多不在于此,而是他触动了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因而使得文人阶级失去了保护伞,这才为人所诟病 。而实际上,为了江山永固,政权安稳,除掉隐患,是一个皇帝的责任 。这并没有错 。
真正做错了的是弘时 。罔顾君臣父子之伦,竟为了逆贼而责怪自己的父亲;又不顾兄弟情分,竟想要残害手足 。这已经犯了雍正的大忌 。除此之外行事乖张跋扈,又不知收敛,狼子野心人尽皆知 。真可以说是自绝后路 。
所以,行事果决并没有错,不仅如此,还要记住,为人处世应以低调为宜,万万不可飞扬跋扈,而且,说话做事要处处留心,谨言慎行 。既不触动别人的逆鳞,也不要授人以柄 。这才是正确的处世之道 。
【雍正死前赐死一人,那么此人是谁呢?(多图)】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