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去世后,蜀汉发生了哪些变化?【图】( 二 )


先看看蜀汉国后期将领的年龄 。当张翼、廖化被任命为大将军时 , 当时蜀汉国人有一句话叫做:“前有王、句 , 后有张、廖” , 他们都是什么年龄呢?王平 , 延熙六年(243年)被任命为镇北大将军 , 延熙十一年(248)去世 。王平在215年跟随杜瀖到达洛阳 , 被曹魏任命为代理校尉 , 后跟随曹操征伐汉中时归于刘备 。我们不知道王平死时多大年龄 , 只知道他跟随曹操时姜维只有十三岁 , 而他到蜀汉亡国时 , 从军经历已经有33年了 。张翼在建安十九年(214)任刘备担任益州牧的书佐 , 蜀国亡前担任左车骑将军 , 也有50年的从政经历 , 投降钟会后 , 在成都被乱兵所杀 。廖化最后官职是右车骑将军 , 景耀元年(258年)时 , 宗预说他俩都已经过了七十岁了 。宗预这个人也有必要一说 , 他是在六十岁后才被任命为军职的 。还有邓芝 , 这个人最后官至车骑将军 , 延熙十四年(251年)去世 , 延熙十年就已经过了七十岁 。再有一个张嶷 , 刘备夺取成都以前(214年)就担任了郡功曹 。姜维在延熙十九年(256年)担任大将军 , 这一年他54岁 , 看到了吧 , 他手下一个层次的将军都是一帮六十多甚至七十多岁之人 , 比姜维小个十几岁的人在哪儿呢?倒是有个37岁的诸葛瞻 , 但毫无疑问 , 这个人根本就没有经过军旅的锻炼 。不是说年龄大就不能带兵打仗 , 有人也可能举出姜子牙的例子 , 但姜子牙、司马懿他们是统帅 , 不是那些上阵拼杀的纯粹武将 。所以说“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并不是一点说道没有 。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在蒋琬、费祎两代执政大臣时期 , 蜀汉国战略上采取守势 , 可他们连整军备战也都忘了 。两人虽然也都有过驻守汉中的经历 , 但那更像是学诸葛亮的做个样子给人看看而已 。说他们没有意识培养后备人才 , 看看蜀汉国名将的后代就知道了 , 有几个真正把儿孙送到军队里去的?《三国演义》弄了一个关兴、张苞 , 小说写得倒是热闹 , 可他们实际上从军了吗?高官将军们的后代当的那些官不是侍中就是尚书 , 只有蒋琬的儿子担任了军中实职 , 还是一个护军 。再看看魏国的中生代 , 那可仍然是人才济济 , 像曹真、曹休这些曹操的子侄们就不用说了 , 那些大将们的儿孙们哪个不在军中效力?其中比较有名的像夏侯楙、夏侯霸、夏侯尚以及再下一代的夏侯玄、曹爽兄弟等人 , 都是在军中任职 。这些人有些纯属草包 , 像曹爽兄弟 , 但说明一个事实 , 魏国是注重子弟们的军事历练的 。正因为如此 , 魏国的高官子弟们也是出了几个有名的将领 , 像陈群的儿子陈泰、钟繇的儿子钟会、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等等 , 就是东吴 , 也有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陆逊的儿子陆抗等有名大将 。
蜀汉国为什么没有中生代的出色将领 , 除了执政者缺乏战略眼光 , 恐怕也与内部派系较多 , 矛盾过于复杂有关 。刘备可以靠名望平衡蜀地的各种关系 , 诸葛亮可以靠能力治理蜀地 , 而以后的那些执政者 , 恐怕不仅是没有了这些 , 就是连心胸和眼界也是不甚了了啦!
【诸葛亮去世后,蜀汉发生了哪些变化?【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