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洛伊斯·希特勒|草民看历史:人类基因大迁徙之四

E—M96
早在10万年前,CT-M168就已走出非洲(也有说法认为CT-M168/M294可能是在88000年前在亚洲或非洲出现),而DE-YAP突变形成的时间也很早,可能在M168突变出现后不久就出现了 。
阿洛伊斯·希特勒|草民看历史:人类基因大迁徙之四
文章图片
DE单倍群由SNPM1(YAP)定义,是最早的黑种人,D与E很可能在7万-6万年前在红海与阿拉伯海区域分离:
其中,D人群辗转向东迁徙,后来成为东南亚的尼格利陀小黑人,而E人群则掉头返回非洲,从东非草原进入西非,最终成为非洲西部的尼格罗大黑人 。目前,E人群主要分布在非洲,部分人群分布在中东和欧洲 。
尼格罗人包括苏丹尼格罗人和班图尼格罗人,其中,苏丹尼格罗人主要分布在两河一湖地区,即尼日尔河-乍得湖-尼罗河中上游,西起大西洋沿岸,东至埃塞俄比亚高原西侧 。班图尼格罗人则分布在苏丹尼格罗人以南,即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广大地区,简称班图人 。历史上的班图人不断迁徙,如今已成为是赤道非洲和南部非洲各国的基本人种 。
班图人的大迁徙一直延续到19世纪,在迁徙过程中,他们消灭、同化、驱逐了科伊桑人和俾格米人,挤压了他们的生存空间,并最终覆盖了整个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 。如今,班图人的总人口大约为1.3亿人 。
E型非洲黑人与D型尼格利陀人地理分布区域相距遥远,身高也呈现两个极端,尼格罗黑人 身材高大,非洲西部一些种群成年男子身高往往超过180厘米;而尼格利陀人则仅150厘米 左右,甚至更为矮小 。
E之下有4个支系,分别是E2、E1a、E1b1a、E1b1b1,其中的E1b1b1 (M35)被认为是白种人支系,分布于非洲之角、北非、中东及欧洲(尤其是地中海沿岸和巴尔干地区) 。
在此,讲一个黑色笑话:
阿洛伊斯·希特勒|草民看历史:人类基因大迁徙之四
文章图片
据说,希特勒的父亲阿洛伊斯·希特勒是一位叫玛丽亚·施克尔格鲁勃的女佣与一名叫弗兰肯贝格尔的19岁犹太男孩的私生子,所以,希特勒有1/4的犹太血统 。为此,据英国《每日邮报》称,有证据显示,希特勒的侄子帕特里克曾经试图用希特勒父亲的血统问题敲诈希特勒,希特勒要求他的律师汉斯·弗兰克调查这一说法,并在二战爆发前称这一说法 “完全没有根据” 。
2009年9月15日,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比利时海关官员马克·费尔梅伦和新闻采访人员让·保罗·米尔德斯对希特勒亲属进行调查,他们宣称找到了所有39名在世的希特勒亲属 。
2010年8月23日,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费尔梅伦和米尔德斯收集了希特勒39名亲属的唾液,对样本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其中含有一种在德国人乃至西欧中十分的单倍群E1b1b(Y-DNA)染色体 。费尔梅伦说:“这种染色体最常见于摩洛哥的柏柏尔人、阿尔及利亚人、利比亚人、突尼斯人以及阿什肯纳兹犹太人(德系犹太人)和塞法迪犹太人(西班牙系犹太人)” 。
美国《时代》杂志曾报道:遗传学家Ronny Decorte曾拿到希特勒侄孙亚历山大的基因并进行了检测 。经检测发现,希特勒本人的基因属于Y-E1b1b1b2-Z830,是E1b1b下游的支系E-M35类型 。
R系血缘在西欧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德国人、英国人、法国人和意大利人的主体Y单倍群就是R1b,可以说R1b是西欧最常见的单倍群,而雅利安人的血缘属于R1a 。
尴尬之一:希特勒的基因既不是R1b,也不是R1a,而是E系下游的E1b1b 。尤其具有 讽刺意味的是,E1b1b是亚非语系的起源,其中包含了希特勒非常鄙视的闪族语系和民族 。而希特勒很可能跟德国裔犹太人是一个单倍群(大约两成的德裔犹太人属于这个单倍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