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图片曝光!揭秘1987摩根巨龙事件之谜(想象生物)【多图】( 二 )

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方今春深,龙乘时变 。”在性能上也有诸多契合 。
不止我国的古代文明有这样的意象,古老的玛雅文明也有,世界各地有如此多得古老文明都对这种神秘生物有过记载 。玛雅国王Pacal the great时期修建的神殿顶盖上的石刻:上图中,一个年轻人坐在一个对称的“器具”上,比照上述的“摩根巨龙”切面图是不是会发现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呢 。虽然石刻刻意突出人物,抑或是玛雅人的神明,其乘坐的正是大气生物——“龙” 。
航拍图片曝光!揭秘1987摩根巨龙事件之谜(想象生物)【多图】
文章图片
大气生物的猜想
我们头顶上的这片蓝色的天空,是由地球的大气构成的,而真正的宇宙太空看起来是一片纯黑 。包围着地球的一层很厚的气体被我们称为大气层 。大气层高度超过1000公里,虽然没有明显的界限,但是大气层随其高度的不同而显示出不同的特点,于是我们把它分为若干子层次,大致来说0~17公里为对流层,17~50公里为平流层,50~80公里为中间层,80~500公里为暖层,500~1000公里为外层 。由于一次次的难以解释的目击案例,人们开始猜想,在这厚厚的一片大气中会不会生存着一种大气生物呢?
大气生物,顾名思义是生活在大气层中的一种生物 。鸟类虽然也能在天上飞行,但是鸟类必须在地面做巢,它们的生活很大程度上是离不开地面的 。而大气生物则不同,它们完全以大气为家,不用和地面发生直接的关系 。
航拍图片曝光!揭秘1987摩根巨龙事件之谜(想象生物)【多图】
文章图片
龙其实是一种大气生物,即生活在高空的巨大浮游生物,亦即“太古空水母” 。它们在云中的飞行的姿态就像在水中游动一样 。如果想做到这一点,大气生物的身体密度就必须接近空气 。既是一种固体用来组成身体,同时又具有像气体一样轻的密度 。
在2013年,中国浙江大学的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称作“全碳气凝胶”的固体物质,密度仅为0.16kg/m3,甚至比空气还轻 。既然人类能制造出这样的物质,大自然中的生物也完全可能拥有用类似物质构成的身体 。这样的身体,密度就可以比较接近空气 。如果再加上一个类似鱼鳔的调节机制,完全可以实现在大气中自由地沉浮翱翔 。
另外,大气生物需是透明的,但即使是透明的,两种折射率差别较大的物质放在一起,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其边界 。举例来说,空气的折射率几乎等于1(实际约为1.0003),而玻璃的折射率大约为1.5,玻璃制成的生物是无法在空气中隐形的 。
航拍图片曝光!揭秘1987摩根巨龙事件之谜(想象生物)【多图】
文章图片
即使有一个极其纯净透明的玻璃生物在空中飞过,不但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它,在阳光照射下,地上还会投下它的影子 。水的折射率约为1.33,冰的折射率约为1.30,即使是冰放在水中,仍然可见,虽然不很明显 。有一种折射率达到1.015的物质,虽然和空气还有一定差距,在空气中它可以被发现,但是这样的物质已经几乎不太容易被注意到了 。
如果距离较远,真的有可能被观察者忽略 。它就是由气凝胶制造的一种玻璃,称为“气凝胶玻璃” 。考虑到生物在亿万年的进化中所获得的能力远比人类掌握的制造技术更为精巧,所以大气生物能够用折射率更低,更接近空气的物质来做到真正的隐身,甚至这样繁衍自身也不会令人感到惊奇 。
最能说明此现象的就是“凝胶流星”,生活在地面的人类,经常可以观察到流星现象 。一般的解释是来自天外的星体被地球引力捕获,落入大气层而形成的 。这类流星,往往会以陨石或陨铁的形式落到地面上 。但是还有一类流星在被人发现时以一团胶体一样的物态存在,在中国古代有过不少“天雨肉”的记载,明代谢肇淛所著《五杂俎》记载了“(汉)桓帝建和三年,北地雨肉,似羊肋,又大如手 。”唐代天文学家李淳风所著《乙巳占》中记录了很多类似“天雨筋”、“天雨膏”、“天雨肉”的事件,并从占卜的角度来分析这类事件的发生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