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宰相因写“青鹅”二字被问斩,文武百官不解,武则天:把字拆开看

裴炎,唐初宰相,是个狠人,虽然起初帮助武则天登基,但后来幡然醒悟,策划了劫持武则天的计划,也在同僚起兵反对武则天时出谋划策,可惜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 。
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身怀大才的宰相虽然奇谋百出,为何就是斗不过武则天呢?甚至连他精心设计的密语,也被武则天破解?
话已到此,我们不如拨开历史迷雾,一起去看看裴炎和武则天之间的斗法吧 。
【武则天|宰相因写“青鹅”二字被问斩,文武百官不解,武则天:把字拆开看】
武则天|宰相因写“青鹅”二字被问斩,文武百官不解,武则天:把字拆开看
文章图片

于是裴炎开始倒戈,准备对付武则天 。然而让裴炎没想到的是,武则天的动作太快,已经准备诛杀韩王李元嘉等李姓宗室 。见到此状,裴炎马上提出反对,而这也彻底惹怒了武则天 。
就这样,二人的一场较量开始了 。
首先,裴炎以河东县为基地,想趁着武则天出游的时候将其劫持,然后逼迫其归还政权 。奈何天公不作美,武则天原本的出游计划被连日大雨打断,最终取消 。
一计不成,裴炎再施一计 。当他得知李敬业准备从扬州起兵的时候,裴炎精心设计了密语,想里应外合一举将武则天拿下 。然而他再次失败,他的信刚送出去,就被武则天的密探截获 。
武则天|宰相因写“青鹅”二字被问斩,文武百官不解,武则天:把字拆开看
文章图片

密语
武则天其实早就对裴炎有所防范,因此他派出密探在裴炎家附近打探 。不巧看到裴府中的一个信使准备出城,于是跟随其后,等出城后就将其抓获,并且截获了密信 。
可武则天打开一看,信上就写了2个字,“青鹅” 。武则天一开始也很不理解,这两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只听说过白鹅,天鹅,这个“青鹅”到底是个啥?
于是武则天是可劲的折腾,一会拿水泡,一会又拿火烤,反正是什么招都使了,愣是没看出什么名堂 。
不过武则天可是一位造字的高手,就连她的名字武曌中的“曌”字都是她自己设计的 。这两个字虽然是密语,可最终也是难不倒她 。
武则天|宰相因写“青鹅”二字被问斩,文武百官不解,武则天:把字拆开看
文章图片

破解
武则天思量想去,最后只剩下“拆字法”这一种可能了 。果然,当她把字拆开之后分析,就发现了其中的门道 。于是她马上下令,以谋反大罪将裴炎抓获 。
起初裴炎信心满满,他知道武则天截获了密信,可他自信武则天看不出破绽 。可当官兵前来抓人的时候,裴炎愣住了,没想到一介女流居然有如此的能力,竟然把他精心设计的密信都破解了 。
不过抓人总要有个解释,文武百官都不理解,毕竟谋反是问斩的大罪,怎么能仅凭两个字,就说堂堂的宰相要谋反呢?
武则天面对质疑也是不慌不忙,当着所有人的面把两个字拆开解释 。
武则天|宰相因写“青鹅”二字被问斩,文武百官不解,武则天:把字拆开看
文章图片

原来“青”字一分为三,就是“十”、“二”、“月” 。“鹅”在古代的繁体是“鵝”,所以也可一分为三,就是“我”、“自”、“与” 。
按照文言文的解释,就是裴炎与李敬业约定十二月动手 。很显然,裴炎想里应外合,一举推翻武则天的统治 。
虽然裴炎很有才华,也颇具智谋,奈何就像他自己所说,武则天是一位杀伐果断,足智多谋之人 。能在血雨腥风的后宫争斗中脱颖而出,就足以见其能力 。
最终裴炎败了,等待他的,将是都洛阳亭前,刽子手的那一刀 。
参考资料:《旧唐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