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仁宗张皇后:长子朱瞻基受朱棣喜爱,历五朝,辅佐朱祁镇,幸福吗( 二 )
三、朱瞻基侍母至孝
朱瞻基登基后,尊张皇后为太后,凡军国大事都禀报自己的母亲,听张太后的裁决 。当时海内安宁太平,朱瞻基侍奉母亲的生活起居,无论出门还是宴饮,朱瞻基都陪在母亲身边 。各地进献的财物,即使是极微小的物品,朱瞻基也必然先呈送给母亲 。宣宗侍母至孝,慈孝之名闻名于天下 。
宣德三年,张太后游览西苑,皇后皇妃在一旁服侍,朱瞻基亲自扶着母亲的车同登万岁山,奉酒拜寿,献诗颁德 。
文章图片
宣德五年,张太后拜谒长陵、献陵,朱瞻基骑马持弓箭走在前面当向导,到达河桥时,又下马去扶母亲的车辇 。
京师附近的百姓都前来拜见,排列在道路两边,居住在长陵、献陵一带的男女老幼也都出来迎接 。张太后回头对朱瞻基说:皇帝应牢牢记住,受到这样的拥戴,是因为能让百姓安居乐业 。
回宫途中,路过农家,张太后召来年长的女性询问民间疾苦,并且赏赐钱币、宝钞 。张太后把农家进献的蔬果、酒浆,赐给朱瞻基,说:这是农家风味 。
随行的大臣国公张辅,尚书蹇义,大学士杨士奇、杨荣、金幼孜、杨溥到行宫谒见太后 。
文章图片
后来,朱瞻基对杨士奇说:“太后谒陵回来后,说你们办事干练 。太后说,张辅虽是武将,却深明大义,蹇义持重敦厚、小心谨慎,却优柔寡断 。爱卿为人正直,直言不讳,先帝有时不太高兴,不过最后还是采纳你的建议,所以没做错事,有三件事,先帝后悔没听取你的看法 。”
张太后心地善良,朱瞻基的第一位皇后胡善祥,因为多病无子被废,张太后同情贤德的胡氏,经常让胡氏住在清宁宫,举办内廷朝宴时,也让胡氏位居孙皇后之上,孙皇后虽然心里不高兴却也毫无办法 。
为防止外戚干政,张太后严格约束家人,弟弟张升敦厚谨慎,但张太后不许他参与国事的商议,“弟升至淳谨,然不许预议国事”(《明史·后妃列传》)
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朱瞻基去世,年仅三十八岁,当时太子朱祁镇只有九岁 。
文章图片
四、与大臣齐心辅佐朱祁镇,禁止王振干政
宫中出现流言,说襄王将被立为皇帝 。张太后立即召集群臣到乾清宫,指着太子说:“这是新天子”,边说边流泪 。
群臣齐呼万岁,流言不攻自破 。朱祁镇即位后,尊张太后为太皇太后 。
朱祁镇年幼,无法处理朝政,朱瞻基去世前留下遗诏,国家大事陛下告知皇太后,方可施行 。“遵遗诏大事白皇太后行”(《明史》) 。
群臣请求张太后垂帘听政,太后说:“不能坏了祖宗规矩,暂时停止一切不紧急的事务” 。
张太后经常勉励朱祁镇用心学习,委任股肱之臣,因此王振虽然受宠,但是太后在世后,王振始终不敢擅权 。
文章图片
有一天,太后坐在便殿,朱祁镇向西站立,召英国公张辅、杨士奇、杨荣、杨溥、尚书胡濙入见,太后对五位大臣说:诸位爱卿都是老臣,皇帝年幼,望你们同心协力,共同维护社稷安稳 。
然后,太后召杨溥上前说:“先帝感念爱卿忠诚,多次叹息,没想到今天还能见到爱卿 。”杨溥感动落泪,太后流也下眼泪,身边的人都很悲伤 。当初朱高炽为太子时,遭人诬陷,很多东宫官员死于锦衣卫诏狱,杨溥、黄淮被关押十年,数次濒临死亡 。朱高炽时常在东宫挂念各位大臣,太后也对杨溥的遭遇心生同情,所以与杨溥说了这番话 。然后,太后又对朱祁镇说:“这五位大臣,历任三朝,堪当重任,皇帝处理政务,应多与他们商议 。”
推荐阅读
- 宋福金|乱世逆袭的陪嫁丫鬟,小姐是嫔妃,她却成为了皇后
- 述律平|皇帝死后皇后让大臣殉葬,大臣反击:为何你不?皇后拔刀砍掉右手
- 皇后|《知否》为大局屈尊纡贵,皇后送张家东珠完美展现了母仪天下之范
- 孝贤纯皇后|乾隆原配孝贤纯皇后,可以说是白月光,却不能说是真爱
- 玄烨|孝惠皇后并非康熙生母,为何康熙为她献舞祝寿,后为其割辫治丧?
- 李自成|李自成在九宫山被杀后,他漂亮的高皇后下场怎样?说出来你别不信
- 宋仁宗|宋仁宗一生三挚爱正宫死于宦官,第二任皇后和长女爱上宦官
- 清朝|她本有机会成清朝开国皇后,却与皇后擦肩而过,只因坐轿子不下轿
- 燕王朱棣|朱元璋在给朱棣剥橘子,马皇后却大惊失色:你爹要杀你快跑
- 吕雉|吕雉是皇后,戚姬是宠妃,为什么刘邦给了寡妇生的刘肥最多的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