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机处|雍正时期军机处里的人和事:远没有教科书里说的那般简单

军机处,一个熟悉而又神秘的地方 。教科书里说,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标志着封建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它是清中后期维系帝国大厦和维持集团统治的重要机构 。起初,它为处置军情而设,以求军报的保密与效率 。
【军机处|雍正时期军机处里的人和事:远没有教科书里说的那般简单】但是,它并没有因为战争的结束而湮没于历史当中,反而逐渐坐大 。尽管其并没有成为正式机构,但却是帝国中晚期真正的权力中枢机构 。
军机处|雍正时期军机处里的人和事:远没有教科书里说的那般简单
文章图片

《铁齿铜牙纪晓岚》和珅剧照
第三点,军机处中汉人少满人多 。这应该是满清统治者的本能想法,他们从心底里信不过汉人 。终其乾隆一朝,军机处中满汉人员的比例一直保持在三七上下 。而汉人任领班军机大臣,也仅有两位 。刘统勋做了两年,于敏中做了六年 。剩下时间,几乎都是满人坐在首席军机大臣的位置上 。
在军机处中,还有另外一类人,称军机章京 。主要帮助皇帝,军机大臣誊写谕旨,法令等 。军机章京的任命更为简单,由军机大臣提名,只要皇帝点头,就可走马上任 。在正常情况之下,军机处里一般有32名军机章京,分班留守 。
军机章京是个苦差事,一次值班要超过24个小时 。主要就是常规的抄写奏折、编写整理档案、撰写谕旨,以及跟着自己的领导(军机大臣)分摊京外任务 。枯燥且乏味,虽然在一些小事上他们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但是更多时间里,他们只是在抄抄写写 。
当然,军机章京虽然是个苦差事,但是很多人都想挤破了头进去 。毕竟,这里离着帝国的机密实在太近了 。比如毕沅,身为军机章京的他参加殿试,皇帝出题探讨对新疆应怎样治理 。而毕沅恰恰在前几天刚刚浏览过皇帝对此问题的看法,下笔千言,倚马可待,写完后经皇帝预览,直接点了状元 。后擢升翰林院,自此飞黄腾达 。
军机处|雍正时期军机处里的人和事:远没有教科书里说的那般简单
文章图片

戊戌六君子里,有四位曾任军机章京
一般来说,通常讲军机处里有官无吏 。不过,军机处里实际上还存在着一群“职业翻译”,被称“满伴” 。
根据白彬菊考证,满伴有可能是军机章京中的一个群体,也有可能是职业翻译 。这与当时的朝局有关,在乾隆时期,外朝官方来往的书信、奏折皆以汉文为主,有的甚至不必用满文报备 。但是在军机处中,使用的语言依然以满语为主 。而满伴,则专门处理一些有关满人的问题 。这属于特殊情况 。
军机处的出现,完全符合了皇帝集权的需要 。他的人员由皇帝而定,也专为皇帝而生 。一旦有人违背了皇帝的意志,马上便被逐出军机处 。军机处像是帝国的保险箱,外面人很难看到,这里面究竟有怎样的情况 。正如某历史学者所说,军机处里的一干人等,像是皇帝的打手,是帝国的任何人和事,都不能凌驾于皇权之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