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小圈|美团上线“饭小圈”,然而社交却并非万能灵药
如今,互联网企业最头痛的问题是什么?摆在首位,无疑是新的流量从哪里来。当下沉市场的“五环外人群”被拼多多、快手、趣头条等接入到互联网后,也意味着此前二十余年习以为常的增量时代,将转而进入挖掘存量的阶段。
文章插图
近日有报道显示,美团方面在内测短视频功能的同时,日前还开始内测新的功能“饭小圈”。据悉,这是美团在商家群聊后,第二个以社交为核心的功能,是基于微信好友和通讯录好友建立社交关系的外卖分享社群玩法,其中这一个“圈”字,显然也道尽了其对于社交的念想。
在产品形态上,饭小圈则是美团此前商家群聊的“小改款”。但除了聊天功能外,饭小圈最大的特色就是用户可以分享外卖订单,并且其他用户则能对这一订单进行评论、点赞等操作,此外还拥有特别的“跟着吃”功能,用户可以通过这一入口直接进行下单。
文章插图
据悉,美团用户首次开启“饭小圈”后,系统将根据用户的勾选情况,自动分享30天内最近的2条外卖信息。此后,用户的外卖订则会在支付成功2分钟后,以商品动态的形式自动分享到饭小圈,换句话来说,也就是在饭小圈的分享甚至无需用户操作,所以这无疑也在一定程度上将繁荣饭小圈的生态系统。
文章插图
至于说用户如何通过饭小圈实现社交,其实美团方面所采用的策略,与当年的微信几乎一模一样,可以从微信和通讯录来获得熟人关系链。但如果仅仅如此,饭小圈的必要性可能就存疑了,所以美团还为饭小圈设计了新的好友推荐机制,就是系统会分析用户在美团体系内其他场景的互动信息,将有过互动的其他用户识别为自己可能认识的好友,并进行推荐。
文章插图
事实上,如果对于海外科技行业的风向比较了解的话,美团的“饭小圈”可能就会让你感觉熟悉。因为在北美市场,就有一家从校园崛起的外卖平台snackpass,就正是以“社交分享美食”为核心卖点,并打破了由Postmates、Grubhub、Uber Eats、DoorDash四分天下的格局。而凭借着这一社交玩法,更是使得snackpass在大学校园里的平均渗透率超过80%,用户平均每月下单4.5次,参与度达到了UberEat的5-10倍。
或许正是snackpass在海外市场的成功,让国内互联网人看到了外卖+社交并非一条死胡同。因此有消息显示,早在今年年初美团方面就在为“饭小圈”招兵买马,其中招募资深产品经理时就清楚地写道,“负责休闲娱乐业务玩乐场景的社交化产品创新、构建年轻群体在密室、剧本杀、桌游、新奇潮玩等场景的社交分享、拼场等产品和运营体系,为社交化方向的业务增长指标负责。”
文章插图
【 饭小圈|美团上线“饭小圈”,然而社交却并非万能灵药】事实上,分享美食几乎是镌刻在人类基因里的天性,同时也是祖先在进化过程中留给我们的遗产,对于很多人来说,“今天中午吃什么”无疑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但在美国能跑通的模式,在国内就真的能复制吗?
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中美两国不同的市场环境,往往会让许多事情变得不太一样。
美团要做社交最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其在外卖业务上提高佣金收入和降低骑手成本的方式,在市场环境改变的今天已经不可持续了。在外卖业务即将面临成本重新攀升的情况下,用社交来为产品赋能或许是一种下意识的决策。而之所以说是“下意识”,则是因为社交赋能几乎是所有互联网企业面临主营业务陷入瓶颈时几乎共同的选择,从游戏到电商再到O2O,几乎每个赛道的企业都在试图用社交来构建自己的流量池。
推荐阅读
- 氪星晚报丨苹果年底前选定Apple Car制造商;腾讯或下一步减持美团和拼多多的股份;华为申请注册METAVISION商标
- 视频平台|创作激励“姗姗来迟”,视频号“还能饭否”?
- 天津|天津一救护车司机担心身上有病毒站面馆外吃饭
- 共享单车|美团公开新专利:指纹解锁共享单车
- 专利|美团公开共享单车指纹解锁专利
- 美团|在微信、京东、美团、滴滴上用数字人民币,体验怎么样?
- 春节|“2022全国网上年货节”启动 美团“年货送到家”覆盖2800个区县
- 美团|人民日报呼吁有效,马化腾在大会上表态,腾讯已联手国家发展科技
- 十荟团|社区团购这条路上,美团、拼多多必有一战?
- 龙珠|投资大提速,2021美团拿下6个网红项目,15+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