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探索以实助实新路径,“新型实体”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瞭望智库近日召开的“产业为本、数字为翼、以实助实”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线上研讨会上,业界专家热议助推实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径。会上多名专家认为,培养更多的新型实体企业,将成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任兴洲提出,新型实体企业一般有几个特点:一是立足于实体经济,为实体企业服务,推动实体经济更好发展;二是具有数字技术能力,通过技术为上下游企业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以提升实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看来,新型实体企业主要是依靠技术创新手段,提升整个实体经济产业链条,使其能够实现从研发、制造到销售实现线上线下融合。
京东集团副总裁曾晨以京东为例介绍,京东是一家同时具备实体企业基因和属性、拥有数字技术和能力的新型实体企业。从对物流和自营商品的重投入、聘用超过25万名一线员工、以及拥有数万家线下实体门店来看,京东的重资产运营模式与平台企业有着显著区别。
【 产业|探索以实助实新路径,“新型实体”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他认为,凭借零售和物流基础设施、数智化社会供应链、创新技术服务能力,京东在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所创造的社会价值远大于一些仅限于流量和交易环节、但却获取高额利润的平台经济模式。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主任李勇坚提出,实体经济的产业形态在发生变化,基于数字化、智慧化的产业链、供应链进行分工,产生了新的分工模式和更多的产业形态。我们尤其要关注中小微企业如何向新型实体企业转型。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说,大企业的方法论是不适用的。
“我们看到,很多传统企业通过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正在焕发新的活力。传统实体产业如果能够实现智能制造、智能物流等产业变革,就能找到新的增长空间。”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说。他认为,京东、海信、京东方等企业都是比较典型的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动能代表。
新型实体企业如何培育?
张建平认为,要以龙头企业的规模效应带动中小企业发展,通过研发外包、服务外包、制造业务外包等,给中小企业带来发展动力,形成产业集群。李勇坚则表示,尤其要关注中小微企业如何向新型实体企业转型。
任兴洲提醒,政府更应注意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实体企业的动能。可通过政策上的引导与支持,比如加强新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开放,发挥这些新型实体企业的优势能力,为实体经济发展中的难点、痛点提供解决方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员张立群认为,政府监管作用的加强,依法行政能力的加强非常重要。通过政策和制度创新,鼓励新型实体企业开放创新、传统企业加强数字能力,可以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对于激发实体企业的动能非常关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