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夏朝为何总找不到?清华教授破译了一份战国竹简,发现了其中缘由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 其历史悠久以及文化传承 , 是其他国家所不能比拟的 。而且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 , 唯一一个传承至今的国家 。
古印度、古埃及、亦或者是古巴比伦 , 他们无一例外 , 皆被外来侵略者入侵 , 文化被冲击得稀巴烂 , 而且连传承都被巅峰了 。
夏朝|夏朝为何总找不到?清华教授破译了一份战国竹简,发现了其中缘由
文章图片

02战国竹简被破解 , 有何发现
一份战国的竹简出土之后 , 曾被相关专家拿去研究破解 , 上面所书为甲骨文 。一位名叫李学勤的教授曾在这批竹简中读到了《尹诰》和《尹至》两篇文章 。
在对这两篇文章解读中发现 , 这两篇文章中多次出现“西邑”两个字 , 根据古书的记载 , “西邑”与夏朝有着密切的联系 。
《书·太甲上》:"惟尹躬先见于 西 邑 夏  , 自周有终 , 相 亦为终 。"
“西邑”指的是夏朝的都城“安邑”的别称 。因此 , 李学勤教授推断出 , 这里的“西邑”指的便是历史上的夏朝 。
在当时 , 夏朝是历史上第一个家天下的王朝 , 算是原始社会与封建社会的过渡期 。在当时 , 夏朝还是以图腾为国号的 。
夏朝|夏朝为何总找不到?清华教授破译了一份战国竹简,发现了其中缘由
文章图片

也就是说 , 虽然他们有了私有财产 , 也建立了国家的概念 , 有了政权与制度 。但在文字以及相关制度方面 , 还很薄弱 。
甚至 , 由于夏朝时期的文字不发达 , 他们连史官都没有 , 一直到了商朝时期 , 人们才有了“史”的概念 。
除了这个因素之外 , 李学勤教授还给出了另一个理由 , 即新旧王朝更迭的原因 。
商朝是第一个推翻前朝统治 , 建立新政权的朝代 , 在下手方面 , 应该是最狠的一个 。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 , 便竭尽全力去抹去前朝的痕迹 , 还不用考虑后世的眼光 。
在这种情况下 , 出于避讳的需要 , 即便是商朝的史官 , 也不能名正言顺的记载关于夏朝的一些事 , 但很多时候 , 为了体现商朝统治者的伟大 , 由不得不提及 。
于是 , 他们便用一些别称来代指“夏朝” , 而“西邑”或许就是代称之一 。
商朝原本就不想提夏朝 , 而且商朝的甲骨文记录 , 多会出现在祭祀与战争方面 , 在这种情况下 , 夏朝的痕迹少也就顺理成章了 。
夏朝|夏朝为何总找不到?清华教授破译了一份战国竹简,发现了其中缘由
文章图片

后记
关于夏朝的一切 , 其实都已经日渐明朗 , 虽然还没有发掘出确切的文物来证明它的存在 , 但夏朝存在早已是不争的事实 , 只不过一些人不愿意承认罢了 。
要知道 , 文明古国的发展 , 需要传承 , 所谓的传承 , 就不会出现几百年的空档期 , 这是不合理的 。
【夏朝|夏朝为何总找不到?清华教授破译了一份战国竹简,发现了其中缘由】随着未来考古事业的发展 , 我相信更多看似空白的地方 , 都会被填补完全 , 我华夏民族的伟大历史 , 必然会闪耀世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