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五年估值翻了70倍,Carta的下一代SaaS模式探索( 二 )


LP们非常欢迎这个技术变革。因此美国的很多LP已经开始对一些GP要求使用Carta系统。“这几年国内的LP也对GP的信息化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旦使用Carta这类的产品,LP会对GP的管理能力和数据透明化会更有信心。”同样在为投资机构提供SaaS服务的鲸准CEO柴源说。
这样的模式下,Carta相比其它SaaS产品,拥有很大优势——通过网络化所带来的更低营销成本和更高迁移成本。
“Carta将GP和LP以及创业公司连成了一张网,将一级市场推动成和二级市场一样的标准化。这将有助于促成未来20-30年的新一波创新和增长浪潮。”Carta投资方Tribe Capital评价道。
SaaS的网络化,可能是下一代SaaS的一种形态。
估值|五年估值翻了70倍,Carta的下一代SaaS模式探索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Carta官网)
Carta:云化的服务除了网络化的SaaS外,Carta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特征,就是把服务“云“化了。
具体来说,如果你是一支一亿美元规模基金的管理人,你想要购买Carta的产品一年可能大概需要8万美金(占其每年管理费的5%不到,相当于雇佣了一个高阶投后管理人员)。其中,3万美金用来购买系统,5万美金是服务费,两者并不拆分单卖,必须同时购买。通过这样的捆绑,Carta将服务一起云化,就像一个外包的投后数据团队。
以机构端为例,当客户在首次购买Carta产品时,会提供其名为“on boarding”的服务,辅助客户启动使用产品,帮机构把历史的投资项目资料结构化地整理到系统中。
资料导入过后,机构进入真正便捷的操作阶段,可以持续使用其服务替代一些投后管理工作。比如把新签的项目投资协议等资料上传,系统通过远程半人工半智能的处理将资料录入结构化系统,并快速可以看到项目池各参数的变化。
鲸准CEO柴源认为,“尽管国内外都在热烈讨论SaaS市场,但实际下沉的落地层面,很多行业依然面临‘系统难以让客户用起来’的问题,而该服务可以更好的让客户快速介入到系统的使用。鲸准的一些客户会让自己的投资团队录入数据,后者往往认为这占用了他们原本更有价值的时间”。
除了Onboarding服务之外,Carta还能给基金提供季报、年报、舆情监控、甚至专家网络等服务,客户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如果你足够信任Carta,投资机构甚至并不需要在后台招聘很多人员,直接可以把服务全部外包给Carta,让Carta把一些基础的投后工作云化。
现在SaaS都是在一些细分行业,基于行业特定的一些服务的“云化“可能真的可以好好借鉴一下Carta。
作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私募股权市场,中国是否也会出现一个本土化的Carta?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