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设计心理学之古腾堡原则
编辑导语:在平时的设计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大部分的APP,会存在单个按钮和多个按钮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重要的按钮一般位于页面右侧。这其实是源于交互设计心理学的古腾堡设计原则。什么是古腾堡原则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插图
在平时的设计过程当中,你可能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在大部分APP中,当单个按钮和多个按钮同时存在时,最重要的按钮一般都会放置在页面的右侧呢?
如果最重要的按钮放在左侧又有什么问题呢?按钮放在右侧的原因是什么呢?它又有什么理论依据呢?接下来带着这些疑问,开始我们今天所要介绍的内容:交互心理学之古腾堡原则。
文章插图
一、古腾堡原则的起源古腾堡原则是由14世纪西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人约翰·古腾堡提出,早在20世纪50年代,他在设计报纸的过程中,提出了一项原则,认为人的阅读方式应该是遵循某种习惯进行的,就像读书一样,由左到右,从上到下。这其中蕴含着什么信息呢?
经过研究最终得出被后人所熟知的结论:古腾堡原则,并附上了一张图,名为「古腾堡图」。古腾堡图将画面所呈现的内容分成四个象限:
- 第一视觉区(POA):左上方,用户首先注意到的地方
- 强休息区(SFA):右上方,较少被注意到
- 弱休息区(WFA):左下方,最少被注意到
- 终端视觉区(TA):右下方,视觉流终点

文章插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用户视线很自然的会从第一视觉区开始,逐渐移动到终端休息区。整个阅读过程视线都会沿着一条方向轴开始从左到右浏览。
用户会更容易关注到页面的开始与结束区域,而中间的段落则很少被关注到。古腾堡揭示了一个实用的视觉轨迹规律:阅读引力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遵循古腾堡原则把关键信息放在左上角、中间和右下角,能够更好的体现元素的重要性。例如:我们平时所看到的页面弹窗、各种证明文件和合同文件等等。

文章插图
古腾堡图通过对设计元素的重量与元素布局和组成方式进行调和,指导眼睛的运动轨迹。让用户迅速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同时用户对信息的熟悉程度也是影响眼睛运动轨迹的因素之一。
而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古腾堡原则也逐渐被应用到APP设计和网页设计当中。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他在界面中的实际应用。
二、在设计中的应用1. 底部单个按钮【 交互设计心理学之古腾堡原则】这种形式在引导用户操作的页面中最为常见,为了能够保证用户对内容进行阅读,所以将按钮摆放在页面底部,内容放在顶部,这样的摆放即符合用户由上到下的阅读习惯又达到了产品预期的目标。

文章插图
2. 底部垂直双按钮上面我们提到了单个按钮的摆放思路,接下来看一下垂直双按钮的摆放思路是怎么样的。
如果一个界面上同时存在两个优先级不同的按钮,并且产品希望用户对每一个按钮都有足够的关注度,那么垂直摆放是最佳选择,虽然垂直双按钮在样式上做了区分,但用户同样会停留一段时间将按钮的内容进行对比思考。
那么,按照古腾堡原则,重要的按钮应该放在页面最底部,原则上它应该是这样的:

文章插图
仔细观察上图,有没有发现浅色按钮很容易被忽略掉,这样就违背了产品要保证每一个按钮都要有足够关注度的初衷,所以我们要违背古腾堡原则来满足业务需求,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微信授权页面一样。
推荐阅读
- 赛道|千亿「设计协作」SaaS赛道,何时冲出一个中国版Figma?
- 荣耀MagicV采用什么边框-荣耀MagicV边框设计介绍
- 颗粒度|业务想大多全,用户要精准简,首页设计该如何破局?
- 产销比|货币型会员积分设计指南
- 产品|如何设计一款成功的产品使其市场成功?
- 现实世界|打造系列感的运营设计,设计师要怎么做?
- 数据处理|B端产品“年度账单”,怎么设计?
- 银台|聚合支付的收银台设计
- 桌面|OriginOS Ocean原子组件体系再升级 人机交互更高效
- 百分比|3种状态+5种模式,从UX角度分析加载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