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智库|为何这次互联网监管看起来不一样?专家是这样说 | 刘兴亮( 二 )
第三,虽然从表面上看,我国近来的反垄断与西方国家有相似性,但其实存在很大的区别,这主要体现在价值指向上,我国反垄断是以提高国家创新作为价值追求,以提高国家战略竞争力为主的。
也要警惕不良舆论倾向
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互联网专家刘兴亮则表达了对最近一系列潜在影响的担忧。刘兴亮认为,虽然舆论对相关的监管和治理措施表示认同,但这段时间以来出现的一些舆论倾向也值得关注。
比如在舆论中,把某些企业的董事长比喻成“黑社会”头目,将电子游戏定性为“精神鸦片”等行为,都值得商讨。同时,刘兴亮强调,反垄断不能仅看企业的市场份额,同时要看是否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不能因为企业的市场份额大就认为它是垄断的。
互联网专栏作家关不羽认为,这一轮监管需要警惕舆论中出现的一些极端言论。也要防止这些极端言论变成“网络主流”,对业界产生不必要的冲击。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刘远举则认为,即使相关监管是基于消费者利益考虑,也要防止一些民粹言论干扰经济与社会的正常运行。比如近期出现的“打倒资本、打倒资本家”等声音,都值得警惕。
舆论场中的民粹声音会对监管政策的制定产生潜在的影响。互联网上的民粹论调可能会让专家害怕,从而对专家意见的形成产生影响。
具有可预测性、一贯性的监管思路很重要
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张韬表示,近期针对互联网行业的监管,是从维护国家利益以及社会公共利益角度出发的。因此,我国互联网企业无论是赴境外上市或是对外发展,都要考虑到国内相关政策。
同时,现在对互联网平台或者出现的现象级问题的治理越来越严,对于典型问题及时予以处理,这是从“在发展中规范”到对重点领域“在规范中发展”监管思路的进一步落实。
文章插图
资料图。图片来源:unsplash
对于接下来的监管,张韬建议,需要建立起分类、分级监管的思路,并且监管应有一致的思路和趋向,具有可预测性。换句话说,在要求头部企业或平台与国家发展保持政策一致性的同时,相关监管也要保持一贯性思路。
同时,未来的监管也一定要是创新式的监管,比如要防止出现基于数据优势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情况,防止出现企业间的合并形成数据过度集中损害用户利益的问题。如果存在类似的问题,监管上就要进行严格的审查。
新京报采访人员|郑伟彬
编辑|张笑缘
校对|王心
投稿、合作、联系我们:futurecity@xjbsmartcity.com或添加小编微信:ucass2020
推荐阅读
- 知识店铺|百度文库:知识店铺开店量突破50万家,发布亿元优质内容激励计划
- 快递公司|网购退货的时,卖家为何总是要强调不要发顺丰?总算明白了
- 电商|为何中国电商压制实体,而日本实体店却“干翻”电商?有4点原因
- 苹果|微信正式反击,马化腾给苹果出难题,库克进退两难
- 控制人为|奢侈品电商平台寺库投诉量超过8000条,此前被传破产
- colin|深扒元宇宙:一个世纪前的科幻概念,为何今天大火?
- 满大街|满大街都是餐馆和药店,终于明白为何欧美国家不扶持电商发展
- 阿拉巴马|亚马逊阿拉巴马仓库下月将举行第二次工会投票
- 贝佐斯|?美国打造的“神器”,为何到中国后沦为笑话?
- 亚马逊|库容骤降!亚马逊大批卖家被迫卷入“价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