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网络货运平台怎样在风险管控和收益扩张之间找到平衡?( 三 )


目前的市场状况,运力已经超出了社会所需,货源和运力供需不平衡情况将长期存在,但实际情况是有解决方案的高效运力组织依然是缺乏的,从货主到司机可能转包几层,平台是否能获得总包主要取决于平台的运营在协同效率、资金应用、运输链条可控等能力上的体现,网络货运平台实现运营全链条数据的获取,特别是货主端系统深入对接,高效采集高质量的运营数据,提高智能预测、智能报价、智能设计、智能调度、智能客服、智能风控、智能驾驶的精确度和执行效率,推动物流行业进入更高体验的“泛智能时代”。而这种能力的体现本身就是一种收益的最大化。
(2)产业融合,规模拓展
物流行业消化成本的方式,通常是往底线竞争,这导致线上化、透明化、智能化很难。近几年,网络货运平台获得政策类推,在发展机遇面前,不少企业开始依靠大数据和技术手段深耕这一领域,许多企业不断在发展中投入应用各种智能硬件,并规范服务流程使其标准化,进而实现了平台从业务到产业的数字化和线上化。从而具有多边资源的网络货运平台在产业融合上会表现的更加有张力,可能会涉及到的金融、车后市场、保险、SAAS服务、车联网、多式联运等产业。网络货运平台需要逐步建立的核心竞争力,横向多元化发展、升级为综合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纵向深耕供应链是物流企业战略转型的三种选择。在非标属性明显、行业仍然分散的物流专线市场,新兴整合型平台正快速涌现,并受到资本市场热议。中国物流市场相比美日等成熟市场仍然具有持续整合的空间,在客户诉求持续提升、竞争压力逐步增加的背景下,企业应深度思考核心竞争能力的持续构建,以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保持领先地位。
(3)善用资本,加速布局
从资本方的视角看,物流到底是新的增长点还是行将没落的老行当?面临数字化、节点升级,在诸多业态组合的过程中,该如何看待物流赛道的投资机会?在互联网冲击下,传统物流企业纷纷求变。成熟的市场,一般只会有2- 3家大型企业,可见未来的物流快递行业必定面临一场大的洗牌。本土物流企业必须要提升实力,加速布局,早做打算,而这一切都需要钱。然而,以顺丰为代表物流企业,都是选择性融资,而不是贸然为了钱求钱。不论那类资本,最终还是回归到价值投资。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不断推进,我国电子、通信业向全国型高端制造方向发展。对于物流企业来说,能否跟上主流客户的发展,顺利转型为提供全网、高品质服务的快运服务供应商尤为重要。因此,获得投资的物流企业,要把精力放在公司内部成长上,放在发挥发展潜力上。
科技实力的增强一般需要前期大量资本的注入,且很难在短期看到利益。并且,智慧装备过往投资火热,未来技术类软件将成为投资又一大热点,而中游系统集成商将与生态参与者通过战略投资形成一体化解决方案能力。
(4)数据资产化
从物流业务本身上下链接,会惊喜的发现数据附加相关性可实现的比物流数据本身更有意义,比如上游生产制造业的发货周期,进货周期,生产频率,生产效益,结款周期,流通方向,流通渠道等等,这些都是物流数据本身不经意的沉淀。但是如果单就数据而数据的话,其实这些就是运单信息罢了,只是一些内存,而当实现数据延展性时,2B的数据赋能就实现了。无奈咱们这些物流行业生产数据者们正被这个行业慢慢吞噬,因为他们没有成为数据的受益者,成为被压榨者。物流行业蓬勃发展,信息技术与大数据已经开始逐渐成为常态,眼下的任务是如何实现数据生产者到数据受益者,以及如何实现数据采集者到数据转换者、实现流水数据到闭环数据、实现单板数据到温度数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