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微软、谷歌等科技巨头纷纷致力“脱碳”,仍有局限性
北京时间 8 月 16 日上午消息,据报道,谷歌 CEO 桑达尔?皮查伊素来以重压下仍能保持冷静而闻名。不过,在 6 月份的一次直播讲话中,这位首席执行官向外界坦陈,他处于焦虑之中。
这位 49 岁的科技大佬为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到 2030 年,让谷歌的运作实现完全无碳化。他说:“我们希望,人们发出的每一封 Gmail 电子邮件,在谷歌搜索框中进行的的每一次查询,都完全不含碳。这是我们的‘登月计划’,这一计划令我倍感压力。”
近年来,以谷歌为代表的大科技公司(Big Tech)实现了创纪录的利润,但与此同时,全球也出现了创纪录的高温。相应地,这些大科技公司也逐渐提高了应对气候变化的调门和举措,因为人类面对的挑战前所未有,而失败的代价则难以承受。
上周一,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United Nation's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发布了一份气候报告,引发了全世界的焦虑。这份报告详尽地描述了人类活动究竟是如何将地球加热到一个非常危险的程度,而这种危险可能将伴随人类数千年。
像从交通到建筑的所有主要行业一样,科技行业也需要紧急检视其运作情况,看看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使人类免遭气候浩劫。
大科技公司已经成为各种公司恶行的同义词,包括垄断、侵犯隐私、等等。然而,在对抗全球变暖方面,这些科技巨头却令人意外地获得了人们的赞誉。
专家们对谷歌、微软、Facebook 以及其它大科技公司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普遍表示赞赏。这些公司致力于实现运营的脱碳化,并大规模采用可再生能源。微软首先提出了一项碳排放消减计划,它正致力于将该公司自 1975 年成立以来所创造的碳排放在未来抵消掉。正是微软的这一计划,将消除碳排放的概念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在此之前,从未有人谈论过任何有关减碳的事情。
面对广泛的批评和逐渐逼近的强力监管,大科技公司正利用对抗气候变暖的机会,力图重新建立起正面的社会形象。然而,尽管这些公司做出了种种努力,也确实因此成为了对抗气候变化的先锋榜样,但他们的行动还不足以削弱气候变化带来的巨大挑战。此外,社交媒体在传播气候变化虚假信息方面所扮演的角色,仍然是一个大问题。
科技行业的引导作用科技行业为自己设定了崇高的气候目标。在十年前,大科技公司就开始竞相购买可再生能源产品。但该行业后来认识到,这些行动还不足以逆转气候变化。碳足迹理论指出,需要对运营进行重大改变,才能减缓甚至逆转气候变化。
亚马逊已经表示,到 2040 年,它将实现零碳排放。苹果公司则计划到 2030 年实现碳中和。Facebook 称,它已经实现了碳中和目标,计划到 2030 年实现其“价值链”的零碳排放。微软承诺在十年内实现“碳负排放”,计划到 2050 年,将该公司自 1975 年成立以来的所有碳排放都抵消掉。
【 气候|微软、谷歌等科技巨头纷纷致力“脱碳”,仍有局限性】为实现上述承诺,大科技公司采取了种种举措,包括积极建立水下数据中心、大力发展可大幅削减能源账单的人工智能、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发电融资,等等。谷歌还在 2019 年达成了一项绿色能源协议,为三大洲的风电场和太阳能电池板提供资金,该协议被誉为“公司历史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协议”。
大科技公司向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向其他行业发出了一个强烈信号:如果谷歌能够利用风能来运行其服务器和其他关键业务,那么其它行业应该也可以利用风能,风能利用对于这些行业而言并不是一场赌博。
大科技公司在现代经济中拥有着显著的权力,这意味着,它们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努力,不仅有助于让可持续能源政策被其它行业接受,也有助于敦促地方政府采取行动。比如,即使是一名否定气候变化的共和党市长,为了吸引大科技公司到他所在的城市开展业务,也会不得不采取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推荐阅读
- 猫腻|拼多多的商品这么便宜,都是山寨、假货吗?看完才发现其中猫腻!
- 数字人民币|反逃税、反洗钱、反贪腐!数字人民币席卷而来,剧变正在酝酿
- 智慧销售|国务院:加快优化智能化产品和服务运营,培育智慧销售、无人配送、智能制造、反向定制等新增长点
- 考试|行业观察丨在线学习、远程考试成新趋势,信息安全需重视
- 盲盒|上海制定反垄断、互联网营销算法、盲盒经营活动等新业态合规指引
- 任泽平|?华为搜索引擎上线后,又突然403禁止访问;任泽平微博、公众号被双双禁言;快手网红控诉快手:高管一批一批的换,不懂管理|雷峰早报
- 牛角梳|义采宝:多头插座、便携行李箱,本周的义乌热销产品是这些...
- 美股|热门中概股美股盘前多数下跌,拼多多、京东等跌超2%
- 阿里巴巴集团|麦当劳中国与阿里巴巴合作升级,将聚焦会员服务、IP合作、全渠道营销等新领域
- 广告|社交电商如何升级广告电商,打造一个消费省钱、免费消费、赚钱消费的一个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