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仓|两年前有人派15路大军调研拼多多,结果出来后,网友的评论亮了

最近,看到一篇报道,讲述了为什么中国最大私募基金景林资产,在两年前就重仓拼多多。
两年前,拼多多在美国上市,由于平台上商品的价格低出许多人的想象,社会上充满了对拼多多的质疑声。眼光独到的景林资产,却针对拼多多受到的普遍质疑点,专门派出15路调研团队,对拼多多的用户、平台商家和产业人士展开调研。
重仓|两年前有人派15路大军调研拼多多,结果出来后,网友的评论亮了
文章插图
最终,这15路调研团队得到的调研纪要,与当时社会上对拼多多的质疑和偏见不一样。在清楚了解到拼多多这个新电商在中国市场具有广阔前景之后,景林资产选择重仓拼多多。
两年时间过去,当时的投资选择为景林带来丰厚的回报。据2020年Q2景林提交美国SEC的报表显示,景林持有拼多多的仓位金额高达5.2亿美元,投资账面回报率达到数倍以上。
网友们对此的看法也很真实。有网友说,从今年开始只用拼多多,因为拼多多上的东西普遍便宜很多,而且质量也非常不错。别人的看法和数据都不能左右自己的选择,周围的朋友也是用的拼多多。
重仓|两年前有人派15路大军调研拼多多,结果出来后,网友的评论亮了
文章插图
还有的网友表示,冰箱、洗衣机等电器都是在拼多多买的,价格便宜,品质也没问题,自己用得很舒坦,也没必要嫉妒别人买得多贵。
重仓|两年前有人派15路大军调研拼多多,结果出来后,网友的评论亮了
文章插图
下面这位网友也表示,自己和身边的人都在用拼多多,价格确实很实在。对于一些小问题也不用刻意抹黑,自己喜欢就行。
重仓|两年前有人派15路大军调研拼多多,结果出来后,网友的评论亮了
文章插图
其实,网友们的评论不外乎透露出一个意思,那就是对性价比商品的追求。要知道,低价并不意味着低品质,沃尔玛依靠“天天平价”的策略崛起,Costco的发展也是靠会员体系倒逼品牌商实现性价比。
而拼多多则是采取“打掉中间补两头”的方式。一方面,中国制造经过几十年的苦修,早就拥有了把低价产品做出高质量的能力;另一方面,消费主义的糖衣逐渐破碎,中国的消费者越来越追求性价比。拼多多做的就是把两者紧密联系起来。
拼多多的拼单模式,相当于在线上创造一个巨大的需求端,商家再通过平台给到的消费大数据实现按需生产,最大化产能利用率,为消费者打造性价比产品。
拼多多在2018年推出的“新品牌计划”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制造企业通过拼多多提供的消费数据,推出高性价比定制化产品;再借助平台流量扶持,增加品牌曝光度,最终实现产需相连。
重仓|两年前有人派15路大军调研拼多多,结果出来后,网友的评论亮了
文章插图
如今,一年多以来已有1500多家企业加入“新品牌计划”,平台订单量达到4.6亿单。不久前,“新品牌计划”迎来升级,未来5年会有100个产业带,5000家制造商得到拼多多的扶持。
也就是说,接下来会有更多本身实力过硬的制造商联合拼多多,给消费者带来高性价比产品的同时,打造出自己的品牌。
【 重仓|两年前有人派15路大军调研拼多多,结果出来后,网友的评论亮了】不得不说,景林的眼光很独到,在两年前就看到拼多多的潜力。这个调研案例也在告诉外界,对待新事物要脚踏实地和客观中立才能打破偏见,看清真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