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三国后期,关兴张苞依然奋战前线,为何只有赵云的后代不敢上战场?

老子英雄儿好汉,历史上的很多名将后代也是如此,继承了父辈的遗志,拼搏在沙场上为国效力 。放眼三国时期,关羽和张飞的儿子都在前线冲锋陷阵,但是唯独不见赵云的儿子,而且赵云的儿子也只在赵云死时提了一下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这个观点是深受《三国演义》小说的影响,误以为关羽和张飞的儿子像他们父辈一样纵横沙场,而赵云的儿子却是默默无闻,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吗?我们来一起分析,看看真实的三国历史中他们的儿子在干什么 。
三国|三国后期,关兴张苞依然奋战前线,为何只有赵云的后代不敢上战场?
文章图片

次子张绍 。张绍官至侍中、尚书仆射,后来又继承西乡侯爵位,由此可见应该是属于文官,辅佐皇帝刘禅治理国家,并没有统兵在外,英勇杀敌 。在蜀国灭亡了后,陪同刘禅一起到洛阳,被司马炎封为列侯 。
最后来看赵的儿子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把赵云的日子事迹和关羽张飞的事迹颠倒过来了,恰恰相反,赵云的儿子们一直都像他的父亲赵云一样战斗在前线,英勇杀敌 。
三国|三国后期,关兴张苞依然奋战前线,为何只有赵云的后代不敢上战场?
文章图片

长子赵统继承了赵云的爵位,后来官至虎贲中郎,可以领兵打仗,也算是可以杀敌了 。次子赵广继承了赵云的遗志,一直都是在军中任职,而其官至正是牙门将,由此可见赵广应该是属于比较勇猛,否则也不会用作冲锋陷阵,最后跟随姜维防守沓中,在掩护姜维撤退过程中英勇战死,也算是完成了先辈们的光荣使命吧 。总而言之,赵云的儿子并没有隐姓埋名的过完一生,而是继承了父亲赵云的遗志为蜀汉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而关羽以及张飞的儿子们也不是什么孬种,在蜀汉存亡之际都在贡献着自己的微薄之力,没有辱没他们的一世英名 。
三国|三国后期,关兴张苞依然奋战前线,为何只有赵云的后代不敢上战场?
文章图片

那么《三国演义》中的描述为何跟正史中完全相反呢?首先,罗贯中尊刘抑曹,他所描绘的五虎将都是人们所喜爱的人物 。关羽和张飞身死之后,他就安排了关兴和张苞来代替关羽张飞,可以说他们两个是关羽张飞的化身,用来延续关羽张飞的传奇 。其次,赵云活得长,活到了诸葛亮第一次第二次北伐,而这个时候三国时代基本上告一段落了,而且赵云70岁还力斩五将,赵云的神话基本上已经到了巅峰了,所以罗贯中也不好再安排他的儿子延续赵云的传奇 。
【三国|三国后期,关兴张苞依然奋战前线,为何只有赵云的后代不敢上战场?】在三国后期,蜀国可以说是败多胜少,这时候再安排赵云的儿子出来冲锋陷阵,那只会折损赵云的威名,破坏赵云常胜将军的完美形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