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商务部:对主播账号进行分级分类管理
IT之家 8 月 18 日消息 商务部今日发布公告,根据《商务部办公厅关于下达 2020 年流通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的通知》,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组织完成了《直播电子商务平台管理与服务规范》(下称《规范》)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
文章插图
【 规范|商务部:对主播账号进行分级分类管理】IT之家了解到,《规范》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中指出,直播营销平台应建立直播主体入驻审核和注销、消费者权益保护、未成年人保护、个人信息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投诉和纠纷处理等机制,及时回应或处理消费者的咨询、投诉和举报。
用户管理方面,直播营销平台应建立用户身份实名注册机制,真实身份注册,平台前端显示可以不实名。
主播管理要求:
- 宜对主播资质资格设置相应的准入门槛或条件;
- 应对主播真实身份信息进行认证,宜对主播账号名称和头像等进行规范化管理;
- 应对直播营销人员服务机构等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身份、资质和经营范围等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进行认证或核查;
- 应对打赏主播的行为进行规范,并根据直播产品或服务的行业范围(或直播类型)、主播内容供给导向、付费模型、主播行为、用户年龄等对主播账号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对涉及违法违规的直播账号应根据其影响或危害程度进行暂停直播或封禁等处罚;
- 应建立主播等信用评价体系,根据信用情况确定的服务范围及功能,宜对主播账号信用情况进行相应的公示。
-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且年龄在 16 周岁(含)以上;
- 遵守法律法规;
- 了解电子商务相关业务知识并掌握直播相关技能。
- 主播直播时,衣着形象等不应违反社会公序良俗,仪容仪表宜反映其直播产品或服务的特性;
- 使用虚拟形象作为主播的,虚拟形象主播应与自然人主播或直播营销人员服务机构进行关联,且虚拟主播形象应遵守肖像权和知识产权保护有关的国家法律法规。
- 宜采用普通话进行直播;
- 应配合平台对直播间的消费者评论内容进行引导和规范,营造良好网络环境;
- 以主播自己名义或形象对产品或服务作推荐或证明且直播内容构成商业广告的,应遵守广告代言的有关规定;
- 未经授权不应冒用他人名称、品牌等开展经营活动;
- 不应虚构交易,也不应诱骗或诱导消费者进行私下交易;
- 不应以删除、屏蔽相关不利评价或编造用户对产品或服务的评价等方式欺骗、误导用户;
- 不应含有色情、低俗、惊悚等直播内容,不应出现侵害或涉嫌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言语和行为等;宜提供高质量的直播内容;
- 不应引导或诱导消费者点击与直播营销产品或服务无关的链接;
- 应客观真实介绍产品,不应进行夸大、虚假或诱导的宣传,不应营销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产品或服务;
- 宜对直播营销产品或服务的特性进行比较全面和专业的宣传和介绍,并对以下消费信息做必要的、清晰的提示或说明:
—— 对特殊人群使用的保护警示;
—— 发生安全事故时的处理方法或措施;
推荐阅读
- 跨境电商|商务部:跨境电商5年增长近10倍,去年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 行程卡|中国电信回应“行程码查询异常”:对相关设备紧急扩容所致
- 大数据|中国电信:今日对大数据行程卡相关设备进行紧急扩容,异常已恢复
- 封号|亚马逊新CEO上任,中国电商成重点封号对象,企业半年亏损7.4亿
- 罚款|法国最高法院支持对谷歌处以1.14亿美元罚款
- 安全|“网络大流感”ApacheLog4j2漏洞来袭“云上企业”如何应对?
- 人工智能|马斯克与马云现场对话,狠狠地给马云上了一课!
- 戴志康|对话互联网早期拓荒者:20年间,Loser、颠覆、繁荣的演化与未来
- 马云|当初,马云曾对一名女员工承诺:做满10年就分红2亿,结局如何
- 法律|韩国监管机构:苹果公司已针对监管应用商店运营商的新法律提交合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