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程序|过度收集用户信息、强推个性化广告……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三审稿均有回应( 二 )
明确逝者个人信息保护规则
一个人去世后,其他人有权利处置其生前使用的网络账号吗?近年来,关于这类问题的纠纷逐渐增多。
草案三审稿明确,自然人死亡的,其近亲属为了自身的合法、正当利益,可以对死者的个人信息行使本章规定的查阅、复制、更正、删除等权利;死者生前另有安排的除外。
世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新锐认为,该条款首先意味着近亲属行使死者个人信息的权利不是随意的,同样要遵守合法、正当的原则;其次,条款体现了对死者生前意愿的尊重,鼓励自然人生前认真安排自己的个人信息。
“修改后的条款一方面支持近亲属维权,另一方面也防止该权利被滥用,尤其是因家庭内部出现矛盾而导致违背死者生前意愿的情况发生。”王新锐说。
健全投诉、举报机制
当前,个人信息保护面临维权渠道窄、成本高、处罚侵权力度不够等问题,制约着用户的维权意愿。草案三审稿进一步压实各方责任,加强有关部门查处案件的协调配合。
草案三审稿明确,国家网信部门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投诉、举报工作机制;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的部门发现违法处理个人信息涉嫌犯罪的,应当及时移送公安机关依法处理;对有关责任人员可以决定禁止其在一定期限内担任相关企业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个人信息保护负责人等职务。
【 应用程序|过度收集用户信息、强推个性化广告……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三审稿均有回应】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劳东燕认为,草案三审稿要求收到投诉、举报的部门及时将处理结果告知投诉、举报人,这将让相关机制能够良性运转;同时,明确在涉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中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将相关人员的职业生涯与个人信息保护工作“绑定”,这将让相关人员在处理个人信息时更加谨慎。
推荐阅读
- APP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当禁止
- 清单|微信安卓版 8.0.18 内测更新,增加个人信息收集清单
- 内测版|微信安卓版8.0.18新增个人信息收集清单
- 提供者|网信办就《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公开征求意见
- 检测规范|证监会发布《证券期货业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安全检测规范》金融行业标准
- 用户|网信办:应用程序提供者不得通过机器或人工方式刷榜、刷量、控评
- me|谷歌被起诉,原告称Chrome浏览器无痕模式仍会追踪并收集用户信息
- 宜人贷借款|宜信小贷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被通报,增资至15亿仍未达跨省经营标准
- 注销|过度收集个人信息?中消协点名20款App!有不少是你常用的……
- 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不断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