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国维|佟国维:康熙宠他34年,雍正对他评价颇高,犯大错,却靠智慧善终( 三 )


第二,事后,为了给天下人一个交代,康熙将佟国维官降四级 。实际上,康熙对佟国维的信任,从未减弱 。《清史稿·佟国维传》记载:
三十五年,从上征噶尔丹,出独石口,以驼运稽迟请罪,上贳之 。三十六年,复从上征噶尔丹,噶尔丹窜死 。叙功,还所镌级 。
意思是说,康熙三十五年到三十六年,康熙第二次亲征噶尔丹的时候,佟国维仍然被康熙重用 。而且,康熙三十五年的时候,佟国维押送军粮迟缓,康熙也没有怪罪他 。到了康熙三十六年,噶尔丹被杀,康熙论功行赏时,把佟国维官复原职 。
佟国维|佟国维:康熙宠他34年,雍正对他评价颇高,犯大错,却靠智慧善终
文章图片

从这段记载来看,康熙对佟国维的态度,始终是信任和认可 。当年,佟国维主动替康熙担责,这种顾全大局的态度,让康熙看出了佟国维的忠诚,同时,也体现了佟国维的智慧 。
四,晚年的“误判”
佟国维被恢复议政大臣之职后,索额图和明珠的时代已经过去,在朝堂之上,阿兰泰、张玉书等人资历尚浅,佟国维虽然不是内阁大学士,但他凭借资历和地位,俨然成了朝堂上最具影响力的权臣 。
三年后,另一位清代名臣富察·马齐进入内阁,但马齐为人敦厚,不愿与佟国维相争,因此,每逢朝廷大事,康熙总是第一个咨询佟国维的意见 。
佟国维|佟国维:康熙宠他34年,雍正对他评价颇高,犯大错,却靠智慧善终
文章图片

康熙四十三年,62岁的佟国维因病乞休,康熙十分不舍,但考虑到佟国维的特殊身份,还是答应让佟国维辞官荣养 。
从康熙九年佟国维被授予内大臣,到康熙四十三年致仕,佟国维在康熙朝受宠了34年之久,如今,他为自己的仕途画上了句号 。
实际上,在古代,70岁才是“悬车之年”,佟国维62岁就提出退休,是有特殊考量的 。像他这样的勋贵之臣,在庙堂上经营得太久,未必是一件好事 。他想通过自己的“退”,换来其他家族成员的“进” 。事实上,康熙满足了他的愿望 。佟国维退休后,他的几个儿子纷纷得到重用,其中,最出名者就是佟国维的第三子——佟佳·隆科多 。
佟国维|佟国维:康熙宠他34年,雍正对他评价颇高,犯大错,却靠智慧善终
文章图片

官场“三思”,思危、思变、思退,最后一条最为不易,但佟国维却举重若轻 。
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胤礽被废,皇长子胤褆因牵连魇镇案,被康熙终身监禁 。一时间,胤祉、胤禛、胤禩等皇子蠢蠢欲动,都欲得到太子的宝座,朝臣们也各怀鬼胎,都在琢磨储君之事 。
康熙当时为太子之事伤心过度,郁怒成疾 。佟国维虽然已经退休在家,但他听闻康熙生病,特地请旨入宫觐见 。在见到康熙后,佟国维开导康熙说:
“皇上治事精明,断无错误 。此事於圣躬关系甚大,请度日后若易於措置,祈速赐睿断;若难於措置,亦祈速赐睿断 。总之,将原定意指熟虑施行为是 。”(出自《清史稿·卷二百八十七》)
佟国维的意思是说,废除太子,干系重大,如果接下来的事情好办,就需要您立即决断;如果接下来的事情难办,也需要您速速决断 。总之一句话,你既然已经废了太子,就不要因他而过度伤心 。
佟国维|佟国维:康熙宠他34年,雍正对他评价颇高,犯大错,却靠智慧善终
文章图片

佟国维的话,总结起来就一句:胤礽已经是过去时了,眼下应该着眼于未来,重新确立国本 。
其实,佟国维是劝康熙放弃胤礽 。
佟国维和康熙见过面后,康熙立即下旨“命诸大臣保奏诸皇子中孰可为皇太子者”,意思是,让大臣来举荐新太子 。
佟国维天真地认为,他劝康熙放下对胤礽的纠结,重新确立新太子的想法被康熙听进去了,因此康熙才下旨让大家推举新太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