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 App 中阅读更多」,成为了移动互联网的路障( 二 )
作为一体之两面的另一种现象,想要仅通过网页端来获取信息在今天变得困难重重。也许你一天能在微信群里收到十多条他人转发来的、来自其他平台的内容。但想要只用微信内置的浏览器看完这些内容堪称是不可能的任务——绝大多数移动版网页都被大幅度阉割,并且你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强制导向 app 下载页面。
文章插图
微信所施加的限制更是让这一局面雪上加霜。有时候,为了看一条豆瓣动态,你可能要经历「微信内置浏览器打开页面→跳转到外部浏览器打开页面→下载安装 app→打开 app→浏览动态」这样漫长而痛苦的过程。
可以简单统计一下,部分主流平台都对自己的移动网页端施加了怎样的限制:
微博:仅可查看一条评论,附带推送的热搜榜只能通过 app 浏览详情;
知乎:一个问题仅可查看一条回答,回答评论区仅显示两条评论;
豆瓣:仅可查看五条评论;
小红书:图片清晰度降低,仅可查看三条评论;
哔哩哔哩:播放视频时无法选择分辨率,无法查看评论区;
网易云音乐:无法拖动进度条,无法选择音质,仅可查看前 10 条热评。
除了功能上的缺失,这些移动网页端往往还附带着跳转至相应 app 的按钮,最多的甚至在同一屏中存在 4 个跳转按钮。这已经是在直白地告诉我们,对平台而言,网页端本身没有价值,它不过是将流量引入 app 的工具罢了。
哪怕你已经安装了 app,也不代表会就此放过你。许多 app 都热衷于「关联启动」,也就是通过系统组件唤起其他 app,尤其是在系统权限管理较为宽松的 Android 上。在你打开一个 app 时,可能它们的七大姑八大姨都会被同时唤醒。
文章插图
为什么强制跳转 app 与关联启动的现象会如此泛滥?利益是首要因素。对一款 app 而言,一项重要考核数据是「日活跃用户」,应用的日活数据越好看,商业估值就越高,从而会更容易获得投资;相对而言,网页端的活跃数据相对不受重视,既然网页端浏览量无法转化为真金白银,也无怪乎厂商会刻意打压网页端,将其改造为向 app 导流的工具。
此外,《21 世纪经济报道》的一篇报道指出,用户在安装 app 时授予的权限大都具有「一次授权,永久使用」的特点,因此,只要得到了用户一次允许,app 就可以随时收集用户的位置、通讯录、应用列表等信息,并将它们用于制作用户画像与行为标签,而后者有着巨大的商业价值。虽然近年来各大操作系统都在完善权限控制与隐私保护相关功能,但就当前阶段来说,app 依然比网页端有价值得多。
强制跳转是厂商自由吗?【 「跳转到 App 中阅读更多」,成为了移动互联网的路障】一位同事给厂商们提出了一个辩护理由:是否维护和完善网页端功能理应是厂商的自由,微博要求跳转 app,和闲鱼不提供网页端,以及 Sketch 不提供 Windows 版本一样,都是厂商基于市场策略做出的选择,我们没有理由要求厂商违背自己的利益。
这个理由很有说服力,但我们不应该忽视,强制跳转 app 跟 macOS 软件不提供其他平台支持两种场景之间,存在着细微的道德差异。
大名鼎鼎的思想实验「电车难题」很好地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的一些道德直觉,而道德直觉之中就包含着这么一条原则:主动造成的损害比不作为或过失造成的损害更严重。即使拉动拉杆改变轨道能让电车只杀死一个人而不是五个人,但主动拉拉杆的举动本身,就足以给人带来沉重的道德负担。
推荐阅读
- 客户|融资丨「DIA数皆智能」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东方富海独家投资
- 网易云音乐|「年度报告」刷屏,大数据真能代表你?
- 经理|「评论功能组件化」实践分享
- 鸿海|「PW热点」华为花瓣搜索引擎Petal Search已经面向国内用户开放
- 瀚巍微电子|融资丨「瀚巍微电子」完成8000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光速中国和高榕资本联合领投
- 腾讯|企业微信跳出舒适圈
- 赛道|千亿「设计协作」SaaS赛道,何时冲出一个中国版Figma?
- vr|「盘中宝」腾讯迈出元宇宙关键一步,该领域或为元宇宙入口最确定赢利点,这家公司已有产品应用于科技冬奥会
- 客户体验管理|「猎云网首发」DIA数皆智能获东方富海近亿元B轮融资,聚焦全场景客户体验与数据驱动运营
- 张一鸣|中国富豪榜排名发布,字节跳动的创始人张一鸣升至第二,马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