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外卖|外卖行业新时代:抖音“心动”外卖,美团社交“未艾”( 三 )
那么在抖音外卖和饿了么都在侵蚀美团根基,并取得成效之时,为何美团却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危机感,甚至推出社交这一争议极大的尝试呢?平台经济的导向更迭难以掉头,或许是其主要原因。
平台经济一般有三个阶段,增量阶段玩家们通过各种补贴大战拓展边界发展新用户,获得规模;存量阶段玩家们通过差异化竞争巩固自身护城河,进行无边界探索;后存量时代,格局已定,玩家则需要以提升生态治理能力为主要方针,提升整个生态的ROI。
作为外卖领域的王者,美团外卖已经从规模导向迈向了治理导向,规模化的增长触顶,讲究的是治理效率的比拼。因此在竞争对手抢市场时,与其将自己放在对手效益高的领域,不如将其拉到自己的增长周期范畴,佣金制改革就是最好的例子。
规模快速增长时期,往往是行业细规尚未下达之际,没有了各种束缚才可能打各种“擦边球”。在今年,美团和饿了么对商户费率进行了透明化改革,佣金的收取更加细致化。
这种改革虽然对整个行业都有促进作用,但相对于规模还需增长的饿了么,改革对于美团外卖更有助益。美团的顺行业发展而为,即巩固了自身地位,也对饿了么背后一击。
因此,美团外卖做社交也就不难理解。并不是为了社交而社交,其本质是为了更好的提高治理效率而社交,通过社交促进用户消费。
美团通过社交方式提高治理效率的原因大概有二:
首先,美团本身就有社交基因,其板块下的吃喝玩乐本身就属于用户高分享性内容。一站式娱乐与搜索的平台性质,一旦通过社交打通各业务板块,就能催生出巨大的再生流量,微信的背后支持(微信好友)也为美团社交的底层逻辑做出了保障。更别说,搞社交也算是王兴的梦想。
其次,外卖社交的逻辑已经被验证。国外一款名为Snackpass的APP,其月平均下单量达到了4.5万次,向熟人分享外卖订单的方式帮助该APP的用户规模和消费得到了快速增长,Facebook也已经进入了该领域。
一旦美团的外卖社交走通,很有可能与饿了么拉开差距,形成独家竞争优势。没有微信的支持,饿了么很难在外卖社交上追赶美团。除以上两个猜测外,还有个不靠谱的设想。拼多多的成功,或许让微信想要验证一下关系网络病毒式扩散逻辑的可复制性。
找准时机踩对点就是风口,但如果时机不对呢?
外卖社交实质上算是客户隐私和偏好数据的二次售卖,在大数据杀熟还未自证成功、以及国内隐私保护愈加高涨的当下,外卖社交或许会引发用户的抵触。
除此之外,外卖社交名义上是给用户更多的参考,但也间接刺激了用户内卷。点个外卖都要比比谁的更贵,引发阶级对立谈不上,但积压的用户很可能因此反噬平台。
因此,在当下阶段尝试外卖社交,对于美团来说或许并不算是良策。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如何在后继者们争抢市场之时,找到提高生态治理能力的正确方式,美团要做的尝试还有很多。
本文由 @摩根频道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推荐阅读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产品|又一行业曝光,90%是假货,曾被央视“点名”,你还在购买吗?
- 考试|行业观察丨在线学习、远程考试成新趋势,信息安全需重视
- 出行|网约车监管平台发布去年 12 月行业运行情况
- 氪星晚报丨苹果年底前选定Apple Car制造商;腾讯或下一步减持美团和拼多多的股份;华为申请注册METAVISION商标
- 天猫|电商行业怎么了?大批商家退出淘宝,4个原因很现实
- 中国|全民做电商、送外卖、做抖音,这就是当代年轻人的未来?
- 海珠|广州海珠:快递、网吧等重点行业从业者免费测核酸
- 商户|好感度拉满!国内知名外卖平台:西安骑手免除扣罚,补贴500万
- 共享单车|美团公开新专利:指纹解锁共享单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