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泰国支付市场变革|对话 | 支付


深度解析泰国支付市场变革|对话 | 支付
文章插图
数字技术与应用场景的融合,是近年来推动全球市场形态进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市场形态进化的过程中,场景决定了市场的拓展空间,技术则左右着产品的应用形式,二者相辅相成。作为数字经济产业变革的主旋律,在贸易全球化、数字服务“出海”的浪潮中,跨境支付再一次成为了连接各产业角色的重要基础设施,传递着多方价值。其中,作为中国第三方支付领域出海的标志性企业之一,连连数字对此有着极为深刻的理解。
撰文 | 张浩东采访 摄影 | 李雷
出品 | 支付百科
日前,连连数字对外宣布,其泰国子公司获得当地支付牌照两年后,正式上线一体化支付解决方案,累计交易规模以“亿”为单位迅速扩张,为当地数字经济转型提供强有力支撑的同时,在中国第三方支付的出海进程中描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近日,「支付百科」独家专访了连连泰国CEO王云娜,以前沿视角描绘出当下的泰国支付产业画像。
深度解析泰国支付市场变革|对话 | 支付
文章插图
王云娜(二排左三)及连连国际业务团队01
“同”与“不同”毗邻中国的泰国支付进化
“泰国的支付发展环境,正如同七、八年前的中国”,王云娜形象的对比道。如果将视线拉回数年前的中国:彼时,移动互联网浪潮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席卷而来,互联网企业加速转型、各种场景APP如雨后春笋般萌发并迅速迭代、数以亿计的用户跨过PC阶段直接步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及消费习惯从根本上发生着转变。这,是技术革新赋予市场的真实馈赠。在信用卡消费远未普及的时候,由技术革新带来的跨越式发展就这样改变了用户的交易形态:从传统的现金支付直接过渡到移动支付阶段,同数年前的中国市场一样,这样的场景正是泰国当前的真实写照。Visa泰国在今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泰国不随身携带现金的人数比例从之前的30%增加到了51%,并预测其会在2026年内迈入无现金社会行列。根据泰国媒体统计的数据,2020年,泰国用户通过手机银行进行的货款和服务费转账支付交易额超过28万亿泰铢,通过电子货币(包括电子钱包)进行的货款和服务费转账交易额超过2800亿泰铢,相比4年之前增长超过了300%。回顾艾瑞统计的2018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总量,相比4年前增长也是300%以上。两个相邻的经济体、相同的事物,在不同的时空节点发生的进化速率如此相似。
深度解析泰国支付市场变革|对话 | 支付
文章插图
泰国,东南亚的新兴市场然而,与中国在线支付发展不同的是,泰国支付产业由传统银行、本土支付工具、境外支付工具三类玩家共同主导,呈现出多方入场、百花齐放的市场格局。同样是抢占风口,泰国支付产业并没有出现互联网企业“一家独大”的局面。“面对移动互联网的到来,泰国银行业的反应极为迅速,拥抱新技术的态度也非常积极”,王云娜介绍道。以泰国头部的开泰银行为代表,各银行纷纷推出了自家APP,并常居应用市场同类软件榜前列,纠其原因,一方面银行在技术迭代方面与时俱进,使支付体验完全不输互联网公司;另一方面银行针对线下商家的二维码收款教育力度极大,也因此,银行软件目前仍是泰国消费者主要的支付手段之一。与此同时,诞生于本土的Prompt Pay、true money、Shopee Pay、LINE Pay以及境外支付软件诸如PayPal、支付宝、微信支付蜂拥而至,十余种支付入口在线上、线下网点遍地开花,宣告着泰国的移动支付进入“战国时代”。在这片战场上,有人抢占着用户、有人布局着场景、有人争夺着海量线下网点,变革与进化,注定是从乱局中开场。02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