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阿里、腾讯相互开放?“两马联姻”、“世纪大和解”?该醒醒了
文章插图
阿里、腾讯两巨头生态相互开放,这消息传了N天,至今,两家官方都未给出解释,讳莫如深。其根本,就在于心动不代表能马上行动,行动不代表能制造轰动。
今年5月,与阿里高层的接触中,小郝子就听过,阿里、腾讯确实有接触,但只是涉及营销层面的互通,并没有真实意义上的相互开放。
大喊“两马联姻”,“世纪大和解”的砖家、分析湿该醒醒了,活久见地“握手言和”真不是说说那么容易的。
反垄断的目标是消除“不正当竞争”,消除巨头间割裂,让已经成为基础设施的数字平台互联互通,弥合信息、用户、基础服务的鸿沟,释放创新与公平的发展空间。
从这个角度来看,阿里、腾讯不再泾渭分明、相互融通,显然更符合监管要求。但有人说阿里、腾讯相互开放,是一种联合,是走向寡头垄断,那真是梁静茹给了“勇气”,名侦探柯南给了“逻辑”。
现在看,反垄断绝非不信不灵的桃木剑,而是悬在每个平台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威慑与杀伐同在,谁敢联合?走向寡头垄断?
更何况,从2013年开始,阿里、腾讯对抗从未停止:阿里云、腾讯云,支付宝、财付通,至今还是激烈的竞争关系。
文章插图
“打则惊天动地,合则恩爱到底”,那是滴滴、快的完全合并才有的事儿,阿里、腾讯只是生态上业务有互通,就能想到两者联手“割韭菜”,只能说,硬凑这种逻辑的,不是“猪油蒙了心”,就是“脑子勾了芡”。
8年前,阿里入主新浪微博,后者成为它的营销阵地,之后,微信也担心这样的趋势,于是,7月底,它先出手封杀各类营销账号,大量淘宝卖家账号消失。之后,阿里也屏蔽微信营销应用接口。
从此,双方在滴滴、快的代表的线上支付战,线下商家的二维码支付战,钉钉、来往的社交通信战等场景,越发对立,相互屏蔽越演越烈。演绎了史诗级别的“以邻为壑”。
但时移势易,两家巨头覆盖绝大部分互联网人口,流量红利越来越稀薄,从本质上说,两者不再高度对抗,而是像管理学家陈春花说的“内求定力,外求联合”,局部开放,相互合作,也更符合两者的经济利益。
但淘系要的流量,微信能轻易说给就给?5月,微信内,各家小程序与App断开跳转直连,连兄弟部门腾讯音乐等都一视同仁,即便淘特等淘系小程序上线,也没可能获得超常的“导流变现”。光适应规则,就够淘系打磨许久。
文章插图
另一面,微信支付扩场景,接入淘系也不容易,要知道,这10多年,支付宝针对淘系支付特点,做了多少专项优化,微信支付即便接入,也要适配很久。腾讯要壮大电商交易,还太缺协作的功力。
所以说,阿里腾讯两大体系,隔阂太深,利益诉求各不相同,能开放的有限,期望马上达成1+12的效果,真是天方夜谭,无论是流量换支付,还是支付换流量,都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毕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冻也不是口High就管。
就像马云说的:自己有什么,要什么,愿意付出什么,想清楚,合作才能有实质的进展。
2019年末,互联网的高管朋友就告诉小郝,巨头之间,没有绝对的对立或联合,只有新时代的竞(争)合(作)。
很好理解:阿里云既采购华为的服务器,又和华为云是竞争关系;美团、京东看上去是腾讯巨资扶持的“小兄弟”,可美团支付、京东支付、生活费、白条同样和微信支付、微粒贷有竞争;淘宝直播和抖快电商有竞争,但同时又投入大量营销费用,从抖快拉流量……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马云“接班人”是啥来头第一天上任,阿里巴巴损失517亿!
- 猫腻|拼多多的商品这么便宜,都是山寨、假货吗?看完才发现其中猫腻!
- 数字人民币|反逃税、反洗钱、反贪腐!数字人民币席卷而来,剧变正在酝酿
- 网易养不起“考拉”,阿里拼多多急剁手,网友丁磊全职养猪
- 阿里巴巴|曾是阿里高管,遭马云“忽视”创办410亿公司,却进腾讯口袋
- 阿里|胡润公布全球公司排名,马云创始人头衔也被剥夺?
- 智慧销售|国务院:加快优化智能化产品和服务运营,培育智慧销售、无人配送、智能制造、反向定制等新增长点
- 考试|行业观察丨在线学习、远程考试成新趋势,信息安全需重视
- 盲盒|上海制定反垄断、互联网营销算法、盲盒经营活动等新业态合规指引
- 任泽平|?华为搜索引擎上线后,又突然403禁止访问;任泽平微博、公众号被双双禁言;快手网红控诉快手:高管一批一批的换,不懂管理|雷峰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