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缙|大明风华:解缙下场凄惨,为何却连朱高炽上位后都不为他平反
在《大明风华》中,解缙作为太子府属官,可谓是为朱高炽操碎了心 。既有给太子朱高炽献画之功,更是为了能够帮助太子,利用自己的身份多方打探朱棣的饮食起居、所读书目 。不过最后他还是落得一个被贬谪的下场 。
而在听闻被贬谪后,他自然心有不满,找到朱高炽,希望太子能够为自己仗义执言 。但太子朱高炽则打破茶杯,让他明白这其中,君子群而不党的道理,劝他安然起程 。事实上,历史上的解缙,结局可谓悲惨尤甚,在得罪了朱棣之后,被关押大牢数年,最后更是落得一个被锦衣卫灌醉,被埋入雪堆冻死的结局 。
文章图片
当然,解缙这种选择并没有这么严重,靖难之役也只是朱家人的承位权之争,而这种选择对于当事人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便是生存权的延续,第二便是短期的风光 。解缙获得的便是此般,在投靠朱棣之后,有才华的解缙随即被委任为编撰,主修旷世奇书《永乐大典》——一部中国古典百科全书,包含无算,可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也正是凭借如此,他又被晋升为内阁首辅 。
如果说,此时的解缙能够在十余年的仕途中明白明哲保身的道理,他或许还能苟活一生 。但恰恰就是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之下,已经身为内阁首辅的他却又一次选择了投机 。只不过,这一次他的投机对象是朱高炽,朱棣所最不喜欢的儿子 。
文章图片
我们这里可以说解缙仗义执言,因为从后来的执政效果来看,明仁宗、明宣宗确实也是一代明君 。但忤逆圣意与参与皇家立储,这已然是朝臣大忌 。
当解缙说出"为长,古来如此 。皇太子仁孝,天下归附,若弃之立次,必兴争端 。先例一开,怕难有宁日,历代事可为前车之鉴”;当解缙说出“好圣孙”之时,他以为他对了,确实他也是猜对了结局,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也都承位,都是明君,但在政治上他却错了 。
他的话语意味着他得罪了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以及对权利极具掌控欲的朱棣 。少了皇帝庇护,多了2个亲王政敌,自然等待解缙也只能是贬谪 。
【解缙|大明风华:解缙下场凄惨,为何却连朱高炽上位后都不为他平反】
文章图片
而当1410年,外放归京的他再登太子门第,其实此时的结局便已经难以更改了,正如《大明风华》那只被摔碎的茶杯一般,解缙已经落入了汉王朱高煦的彀中,先是被汉王朱高煦诬陷谗言入狱,而后在入狱5年后,当锦衣卫呈上囚册,(成祖朱棣)帝见缙姓名曰:“缙犹在耶?”纲遂醉缙酒,埋积雪中,立死 。年四十七 。籍其家,妻子宗族徙辽东 。
这样的结局也便是自然而然的了 。
而作为继任者,当朱高炽上位,他需要的又是何种官员呢?作为守成之君,他需要的不是解缙这般会机会主义的站队者,而是忠孝之臣,显然有这政治污点的解缙并不是,也更不能满足此时的教化需要,不为他平反,也是因时、因势的需要罢了 。
推荐阅读
- 风华秋实|网易云音乐与风华秋实公司达成合作:获全量音乐版权授权
- 雷锋网|快手回应“雷锋网”文章《快手的大明王朝1566》:报道严重失实,将启动法律程序
- 老照片|宋氏三姐妹年轻时候老照片,镜头下的她们,风华正茂意气风发
- 毛羽健|历史上的蝴蝶效应,一名普通官员的偷腥,最终导致大明王朝的崩塌
- 朱祁钰|大明风华:朱祁钰失败有三,心不狠只是次要,胡善祥才是主要原因
- 大明|大明之亡:藏富于官藏富于贾
- 朱棣|朱棣要立朱高煦为太子,解缙说了三个字,让大明多了2位明君
- 朱元璋|朱元璋曾被封为吴王,为什么称帝后定国号为大明,而不是吴朝呢?
- 朱元璋|放牛娃也有春天,明太祖的恩怨情仇,一个放牛娃建立的大明帝国
- 朱高炽|朱高炽∶明朝第四位皇帝,仅在位264天,为何能为大明续命2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