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阳之战|中国史上十大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昆阳之战第一,赤壁之战垫底( 二 )


昆阳之战|中国史上十大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昆阳之战第一,赤壁之战垫底
文章图片

公元前205年,韩信率军击灭了魏王豹,平定魏地,此时,黄河北方尚有代、魏、燕三个割据势力 。
公元前204年10月,韩信统率汉军越过太行山,对赵国发起攻击,汉军和赵军在井陉交战 。韩信利用赵军主帅陈余轻敌之心,摆下兵家大忌的背水阵,赵军望见汉军背水列阵,无路可以退兵,都经不住窃窃哂笑 。天亮之后,韩信亲自领兵交战,并佯装不敌败退,赵王歇和陈余见汉军被击败,立即率军击杀 。但随后汉军背水而战,置之死地而后生,导致赵军久攻不下,殊不知此时韩信此时已经另调轻骑,趁机夺取了赵军军营,赵军想回营稍作歇息惊见本营插满汉军旗帜,以为大势已去,故一哄而散 。
此战,韩信奇正并用,背水而阵,拔帜易帜,出奇制胜,速战速决,是我国古代灵活用兵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
NO.9 官渡之战
兵力悬殊:5.5倍曹操2万——袁绍11万
昆阳之战|中国史上十大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昆阳之战第一,赤壁之战垫底
文章图片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曹操统一北方关键战役 。
建安五年正月,车骑将军董承、偏将军王服,越骑校尉种辑接受了汉献帝的衣带诏,欲诛杀曹操,但事泄,被曹操夷灭三族 。袁绍终于获得了名正言顺的开战理由,于是,袁绍奉衣带诏讨伐曹操,派陈琳书写檄文并公开发布,檄文中把曹操骂得无法忍受,袁、曹两家公开宣战 。
公元200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展开战略决战,袁绍在兵力、粮草、军货、财力上占据明显的优势,相持数月后,曹操一度失去坚守的信心,后被荀彧劝住 。战争转折出现在袁绍谋士许攸投奔曹操,许攸建议曹操轻兵奇袭乌巢,烧其辎重 。曹操立即付诸实行,因此导致袁绍军心动摇,内部分裂,主力被击溃 。
建安七年,袁绍因兵败由于而死,曹操彻底趁机击败了袁氏军事集团 。建安十二年,曹操又征服乌桓,至此,战乱多时的北方实现了统一 。
NO.10 赤壁之战
兵力悬殊4倍:孙权、刘备联军5万——曹操20余万
昆阳之战|中国史上十大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昆阳之战第一,赤壁之战垫底
文章图片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 。
这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 。曹操率20万(号称80万大军)顺江而下,东吴的左右都督周瑜、程普各自都领15000精兵与刘备军一起逆江而上,与曹军相遇在赤壁 。后面的情节我们都比较清楚了,黄盖提出了火攻敌船之计,于是孙刘联军大破曹军,烧毁了大量的曹军舟船,曹军又将剩余的舟船都烧毁,然后撤退 。
曹军战死数万,病死十余万,赤壁之战的失利,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 。而孙刘双方则借此胜役开始发展壮大各自的势力,刘备向孙权借荆州后势力迅速壮大,进而谋取益州 。孙权屡次亲率大军进攻合肥,数战不利,损兵折将,曹操在退回北方后休养生息5年,平定关中后才大举南征孙权,此战形成天下三分的雏形,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