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锡联|陈锡联40岁成开国上将,超越诸多上级,过人之处何在?

1955年全军首次授衔时,刚满40岁的陈锡联,在55位开国上将中是最年轻的之一(比最年轻的萧华大一岁) 。这位15岁就参加红军的老革命,能够超越很多他当年的首长,成为人民军队中一颗后来居上的璀璨将星,自有其过人之处,也有其难得的机遇 。
陈锡联|陈锡联40岁成开国上将,超越诸多上级,过人之处何在?
文章图片

【抗战时期的陈锡联(左)与王近山(右)】
不出所料,769团对黎城的猛烈进攻,逼迫驻守潞城的日军前来增援 。日军要想尽快赶到黎城,必须翻越神头岭,结果便落入了伏击圈内,1400余名日军除了100多人逃掉外其余全部被歼,是为八路军经典战例“神头岭伏击战” 。
这一仗,让129师官兵扬眉吐气,但担任诱敌任务的769团却没获得多少战果 。看着兄弟部队鸟枪换炮,战士抱怨说自己光啃了骨头没吃上肉 。邓政委公开放出话来,说陈锡联这门“小钢炮”总有开火的时候,下一回让他吃肉,但该啃的骨头还得啃 。
“小钢炮”,是陈锡联在当战士时得到的绰号 。在当年的红军眼中,小钢炮是最厉害的武器,可见陈锡联打起仗来是何其了得 。
陈锡联|陈锡联40岁成开国上将,超越诸多上级,过人之处何在?
文章图片

【八路军游击队袭击日军据点】
【陈锡联|陈锡联40岁成开国上将,超越诸多上级,过人之处何在?】神头岭之战半个月后,日军攻占临汾 。从此,长治到临汾的公路成了日军另一条交通生命线,来往交通繁忙 。根据掌握的情报,刘邓决定再打一仗,在涉县西南伏击日军辎重队,地点选在了一个叫响堂铺的地方 。
这一回刘邓履行了自己的诺言,打援的差事交给386旅的第772团,“包饺子”的任务交给了769团 。邓政委亲自上门做动员,说上次让你们佯攻黎城,你们没吃上肉,这一回让你们吃一回肥肉,不过肥肉里面也有骨头,啃不了骨头肉也吃不下去 。
1938年3月31日上午,日军180辆汽车进入响堂铺伏击圈,129师副师长徐向前靠前指挥,下令埋伏多时的769团发起攻击 。
陈锡联|陈锡联40岁成开国上将,超越诸多上级,过人之处何在?
文章图片

【八路军伏击日军】
辎重队的汽车里尽是物资,而且后勤兵的战斗力也相对较差,肯定是肥肉一块 。但日军即便是后勤兵其战斗力也不可小觑,同样是难啃的骨头,115师在平型关就领教过 。769团果然是啃硬骨头的好手,与日军激战两小时后,歼灭日军少佐以下官兵400余人,缴获长短枪130余支、迫击炮4门,至于汽车则全部烧毁 。
庆功会上,邓政委连声称赞:“陈锡联有吃肥肉的胃口,更有啃骨头的劲头!”
(三)一生遇上两位“顶级名师”
1930年秋天,当了班长的陈锡联在光山县城的大街上偶遇已经当了连长的老班长孙玉清 。两人见了面十分高兴,手里还有十几个铜板的孙玉清打算请陈锡联吃一顿,陈锡联便叫上班里的其他战士,一起凑钱买了几根油条和一碗鸡血汤 。对于红军来说,这样的一餐是很难吃到的 。
肚子饿了吃东西,顺便解解馋,这原本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但在腥风血雨的鄂豫皖苏区里,这居然也犯了纪律错误,被人扣上了一顶“吃喝委员会”的帽子 。这个罪名可大可小,弄不好是要送命的 。徐向前听说了之后发了火,立即下令放人 。
陈锡联一辈子忘不了徐向前的救命之恩 。60年后徐帅病危时,陈锡联望着深度昏迷的老首长,哭着说:“徐总啊,战争年代你救了我一命,现在我真想救你一命啊!”
陈锡联|陈锡联40岁成开国上将,超越诸多上级,过人之处何在?
文章图片

【徐向前元帅(前右二)、粟裕大将(前左一)、罗瑞卿大将(前右一)、王震(前左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