祢衡|三国中的“常败将军”,每败一次,必斩一大将,他是谁?

公元198年,曹操派祢衡出使荆州 。
名义上是派祢衡出去公干,实际上是曹操对这个祢衡忍无可忍,索性将他派走,让刘表头疼去吧 。
祢衡年轻时很有才华,孔融和他关系不错,便把祢衡推荐给了曹操 。
曹操冲着孔融的面子,决定见一见这位少年才子,可在庭院里左等右等不见祢衡前来,最后才明白这是祢衡羞辱自己 。
祢衡|三国中的“常败将军”,每败一次,必斩一大将,他是谁?
文章图片

三、斩杀凌操
孙策被刺杀后,孙权继承大位,孙权即位后便对江夏发动了战争,一者可以立威,二者可以为父报仇 。
【祢衡|三国中的“常败将军”,每败一次,必斩一大将,他是谁?】黄祖仍然保持着屡战屡败的传统,而 孙权也保持着孙氏穷追不舍的传统,孙权想以此战斩杀黄祖 。
就在黄祖狼狈逃亡时,其麾下大将甘宁却镇定无比,让黄祖先走,他来断后 。甘宁带人停下射箭,一箭射杀了孙权的大将凌操,孙权不敢再追,只好撤兵 。
这凌操是江东名将凌统的父亲,也是最早跟随孙坚之一 。
祢衡|三国中的“常败将军”,每败一次,必斩一大将,他是谁?
文章图片

战败身死
公元208年,孙权再度攻打黄祖,这次跟以往不一样了,孙权立志要除掉黄祖,并且派来了江东最豪华阵容,周瑜、凌统、吕蒙、、韩当、周泰等江东名将 。
屡战屡败的黄祖,仍然开始他逃跑的传统,但这一次准备充足的孙权,怎么可能轻易让黄祖给跑掉 。
在黄祖逃离江夏的路上,被人追上斩杀,头颅装入盒子里献给孙权,于是孙权便带着黄祖的人头去拜祭父亲孙坚 。
黄祖虽然屡战屡败,被人称为常败将军,但他总能在自己大败之后,狠狠地咬上敌人一口,让人再无暇他顾,这不得不说也是他的高明之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