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威 HiVi M300MKII怎么样?用后一个月说优缺点( 二 )



声音单元方面,M300MKII将前代的双单元分布改为了三单元模式,惠威等磁场带式高音单元+50mm金属中音单元+6.5英寸大动态低音单元的组合使得惠威M300MKII本身拥有更强的声音表现力。背后的音箱调整旋钮以及全规格扩展接口也为M300MKII提供了丰富的扩展能力,不论是何种情况都可以完美胜任。

原来有台音乐之旅ECI-5MK2,里面有个风扇,看了下风扇的温控开关是90度的,就是说里面90度才启动风扇,不过用了几年没看到风扇转过,夏天机壳上面很烫,5-60度有T1于2009年上市,也是拜亚首款采用特拉斯技术的耳机,T1 MKII于2015年推出,采用拜亚动力第二代特拉斯技术,特斯拉是磁通量密度或磁感应强度的国际单位制导出单位。
在耳机的设计中采用特斯拉技术,旨在耳机单元内能提升换能能力,采用强力磁路系统的特斯拉耳机单元通过效率的提升来换取更好的性能。由于增强的高转换率,电信号转化为声音的过程几乎没有损失,额外的磁能量可以被转化成声学能量。

两代T1在外形上没有太大的变化,结构上也大致相似,如耳罩皆为半开放式设计,但在腔体内部的一些结构和部件上,二代有做了一定的优化,如反射板采用了更加坚韧的复合材料,可以有效减低谐振;喇叭单元结构依然是内嵌倾斜设计,这个设计的优势在能够获得更好的声音指向性。
新版T1在技术及细节方面有诸多的更新和改进,最明显的就是采用了可换线设计,耳机两边单体与导线采用镀金2.5插头进行连接,耳机线插头采用镀金3.5/6.3标准两用插头,另外官方选购的标准XLR 4芯平衡插头,耳机线也采用了比第一代传导效率更高的OCC 7N单晶铜。
T1 II阻抗为600欧,灵敏度102dB,频响5Hz-50kHz,总谐波失真: 0.05%,功率容量:300mW耳部平均压力:2.8N,重量:350g。由于高阻抗、半封闭式设计,T1在驱动上对耳放有一定的要求,但整体效率又比老版本T1高一些,相对好推一些,DAC-10HSE与10H耳机输出都是甲类驱动,对付像T1这种高低阻抗耳机都显得得心应手。
T1II的音乐氛围感营造相当不错,可以让聆听者好像就是置身于音乐厅欣赏音乐,这种氛围感来自于T1整体的声音带有轻微的渲染,并有轻微的柔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音染,音染这个东西就好比我们烹饪时的调味,其调味料的配比、调味料的量,根据厨师对食材、对人饮食喜好等的了解和把握而施加。调味的施加把握得当则可更好发挥食材的特性,而调味过度或不当,则会掩盖或破坏食材本身的味道。T1II的这种渲染是一种美化,声音是健康也是舒服的,这个特性在Vivaldi和Handel两首女声咏叹调中表现明显。

这里顺带提一下dt1990pro,这只耳机使用了大概近一年的时间,印象中,dt1990pro声音相比则显得“刚正不阿”, 少了T1的这种“情感”的表现,就是我们烧友常说的“乐感”。但这也不影响dt1990pro的听感表现,没有过多“情感”对声音的修饰才对得起“pro”的行头,声音的呈现也显得更为纯净和直接。T1II在回放人声时,给人的听感是“宽松”,坐在沙发上那种宽松的舒适感,而dt1990pro相比则是办公椅“正襟危坐”的感觉,但这也恰是pro该有的表现。

HD800于2009年上市至今已有10年出头的时间,目前已经停产。作为旗舰的继承者是HD800s和延伸型号HD820,新老旗舰的外形基本一致,只是在一些技术细节上及颜色作改进和替换,而HD820则采用密闭式结构的设计。
HD800在广大古典音乐爱好者心目中可谓有着“圣器”的地位,纵使HD800s、HD820也无法完全取而代之。后续官方推出可以与HD800搭配的XLR平衡耳机线,使得在耳放搭配与效能发挥上更加灵活高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