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区|不到1平方公里,却是福州跨境电商“主阵地”

来源:台海网
马尾区|不到1平方公里,却是福州跨境电商“主阵地”
文章插图
台海网8月26日讯 据“马尾的事儿”微信发布 跨境电商业务同比增长90%以上;壮大发展冷链产业;引入优质项目……今年2月,海关总署批复同意福州综合保税区验收合格,正式封闭监管、开关运作,成为福建省第二个、福州市首个封关运作的综合保税区。在全球疫情大背景下,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半年以来,福州综合保税区区内产业“异军突起”,一般出口业务逆势增长,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
仅有0.659平方公里的福州综合保税区,是如何做到的?“多条腿走路!”福州综合保税区管理局局长江旭告诉采访人员, “福州综合保税区致力于开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等业务,围绕‘一平台一服务壮大两条产业链’建设重点,大力发展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积极发展保税服务,推进中交-汉吉斯等冷链项目建设,壮大产业链。同时利用优质的服务,引入了优你康隐形眼镜等项目,为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跨境电商出口模式全覆盖
“福建制造”销往全球
马尾区|不到1平方公里,却是福州跨境电商“主阵地”
文章插图
△资料图
作为福州地区跨境电商业务“主阵地”,福州综合保税区近年来将跨境电商业务作为重要发展方向,不断推进改革创新。尤其是在国际疫情严峻的形势下,借助马尾区的对台优势,准确地将工作重心从日渐萎靡的进口业务转向订单量暴增的出口业务,不断丰富保税出口模式:福州首单跨境电商保税进口业务、马尾—台湾跨境电商货物海运直航专线开通,实现跨境电商“1210” “9610”及海运快件业务全覆盖,进出口通关时间压缩至34.63小时、0.97小时,分别压缩69.02%、91.58%,推动跨境电商从“新业态”成为“新常态”。
8月24日,在福州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监管中心,工作人员一一核对网络订单,并将鞋子、服装、工艺品、电子等产品打包,工人们进行备货装车,通过“海关跨境电商出口统一版”系统,完成福州跨境电商综试区“1210”保税出口的数据申报,发往国外。
“这种新的出口模式,是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复工复产的良好通道,实现了客户、客商不见面,业务开展不断档。”福州综合保税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采访人员,2020 年 4 月 ,福 州 综 保 区 正 式 启 用“1210”保税进出口模式也称“工厂电商出口”,该模式可享受入区即退税,提高企业资金利用率,降低物流、仓储成本,加快资金回笼。
在推动跨境电商发展上,福州综合保税区从未停止改革制度创新的步伐,在“1210保税出口”模式开启后,同年8月,“9610”跨境出口模式正式启用,即 B2C(企业对个人)零售业务。该模式能够化整为零,灵活便捷满足国外消费者需求,链路短、成本低、限制少。
目前,福州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业务模式现已实现“1210”保税进出口,快件出口和“9610”跨境出口的业务全覆盖。此外,跨境电商同业联合担保、特定大宗散货区港联动运输模式、跨境电商公共管理服务等多项创新举措相继实施,进一步提升了跨境电商便利化水平,促进马尾区跨境电商蓬勃发展。
“近年来,福州综合保税区(原出口加工区)跨境电商保税仓、科乐通冷链物流集散中心等多个保税仓拔地而起,陆续吸引天猫电商、菜鸟网络、考拉海购等国际知名跨境电商产业龙头入驻。”福州综保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EMS、京东物流、百世物流、越海物流等国内知名物流企业入区服务,电商物流产业链愈发成熟。今年1-7月,福州综保区累计完成跨境电商货值约6.265亿元,比增94.88%;业务量约283.16万票,比增29.62%。

推荐阅读